台湾名厨兼主持人詹姆士接受《联合早报》视讯访问时说:“我想吃一碗煮得很成功的白米饭。”

这是这位名厨被问及“人生最后一餐想吃什么”时的答案。

詹姆士初听记者的提问时,顿了一下说:“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有点难。很多人会问我喜欢什么菜?或者喜欢哪一国的菜?但其实,我会根据当下身体状况,或是心情,选择想要吃的那道菜。”

詹姆士后来选择了白米饭,且强调一定要是一碗“煮得好”的米饭,他也考虑在饭里加一点品质好的油与盐巴。

詹姆士缺席两季《三把刀》后,在第四季回归节目。(新传媒提供)
詹姆士缺席两季《三把刀》后,在第四季回归节目。(新传媒提供)

他认为人在“走”之前,应该会想吃最熟悉又最割舍不下的东西,“好的米,煮出来的时候,在咀嚼时是带一点点微微的黏,然后带Q性,在嘴巴里是粒粒分明,很有立体感的。咀嚼的过程当中,感受口感的同时,在尾韵的时候,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那个米所带给你的甜……对我来说很迷人。”

延伸阅读

詹姆士白种元子阳 高品质吃播节目抓住眼球
詹姆士白种元子阳 高品质吃播节目抓住眼球

一度因电磁炉抗拒参赛《三把刀》

詹姆士这次是为新加坡烹饪比赛节目《三把刀》第四季受访。他因疫情缺席两季节目后,2024年回归。跟第一季不同的是,他不担任评审,而是必须下“擂台”煮菜。

他原本抗拒参赛,主因在摄影棚的厨房用的是电磁炉,“如果用的是煤气炉,那我就完全不会犹豫。”

詹姆士自备了酱料和台湾出产的米来新参赛,“不过比赛时间很短,根本来不及煮米。在《三把刀》煮菜是从无到有的,不像台湾的《型男大主厨》可以先煮好饭。”他说,首次下场比赛时有些紧张,因不熟悉器材与厨房动线,后来渐渐迷上比赛的感觉。

《三把刀》第四季的阵容是冯洱迅(左起)、詹姆士、张添来和梁明楠。(新传媒提供)
《三把刀》第四季的阵容是冯洱迅(左起)、詹姆士、张添来和梁明楠。(新传媒提供)

第四季的参赛者中,让詹姆士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63岁的参赛者。他说,对方在马来西亚经营杂菜饭店,从马国开车两小时来新参赛,年迈的父母与孩子都曾随行,“可以看得出那个家庭的凝聚力。他获胜的时候,会举起双手跳起来,就像小孩子一样,可以感受到,他是多么热爱料理。”

来新必吃的两道美食

詹姆士2024年已四度来新,两次为录制《三把刀》,另两次跟家人来玩。

詹姆士有本地美食清单,他说,若没吃到大华肉脞面和结霜桥叻沙,“就觉得好像没来过新加坡。”这份清单也包括肉骨茶、班兰蛋糕、摩登印度餐馆等。

谈YouTube频道流量密码

詹姆士2017年开设YouTube饮食频道“詹姆士姆士流”,订阅人数达130多万,视频内容至今保持质感,“有人跟我说过,YouTube上不须要太好的画质,但我觉得既然要做,就要把它做得好。视频质感好,就会比较‘烧’钱。”

频道开设的前两年,基本上没有赚钱,他与团队辛苦耕耘后,才渐渐有业配收入。

记者向他讨教视频的流量密码,他说:“食材的取得,必须是大家都买得到的。再来就是,你要用贴近群众的食材,做出一些他们意想不到又简单的料理。”

若能天马行空,他想制作怎样的节目?他说:“我一直想在日本或美国做一个走到哪、吃到哪、睡到哪的节目,从无到有,买简单的烹调工具、做料理,一物换一物,赚到钱买脚踏车甚至买到餐车的节目。或带着台湾的高粱酒,去跟全世界的朋友喝酒。”这些节目听似可行,但詹姆士说,他和团队的时间,以及节目预算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三把刀》第四季每逢星期三晚上8时,在8频道播出。今晚(9月18日)的这一集,迎来一位擅长餐酒搭配的会计师。他对烹饪的认知和烹饪手法让厨师和评审啧啧称奇,也非常欣赏。且看这位民间高手是否不负众望,夺刀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