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前,陈哲艺笑问,不就访《刺心切骨》导演刘慧伶便好吗?我笑回,钱也不多的他一股脑掏腰包,和嘉华院线分担发行这部本地电影,单是胆量和那股热血傻劲就很值得和他聊聊。

在位于黄金大厦那充满电影怀旧氛围的The Projector影院拍照,陈哲艺和刘慧伶向《联合早报》畅说了电影的启蒙与续梦,电影人对电影人的惺惺相惜和扶持。近年来,本地独立片电影和影人频频在国际影展崭露头角,也渐渐为人所熟识,站稳脚步。

“新加坡电影新浪潮”势头早在十几年前已起,59岁的K Rajagopal(拉加歌帕)在影坛坚持多年,2016年长片《不归路》(A Yellow Bird)角逐了当年的康城影展金摄影机奖。40岁前后的这批影人,更是新加坡电影新浪潮的中流砥柱,其中的名字少不了陈哲艺、杨修华、杨国瑞、巫俊锋、姚志卫和曾威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