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湾新一代女导演黄熙操刀,金马影后张艾嘉领衔演出的《女儿的女儿》在第3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入围竞赛片。此片将人工生殖课题搬上大银幕,探讨三代母女的代沟。张艾嘉在片子杀青后也兼任监制。圈内人人叫“张姐”的她, 对新一代充满母爱, 这次更是两肋插刀, 是因为台湾名导侯孝贤的一通电话。

张艾嘉在东京首映礼后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说:“六年前,侯导打电话给我叫我看这个本子,然后说,你要帮一帮年轻导演,我心想说我不是老在帮年轻导演吗。然后,我就看了这个本子,认识了黄熙。其实我跟侯导并没有继续讨论,因为我相信,他要我认识黄熙跟看这个本子一定是经过考虑,不会随随便便就打电话来叫我去做些事情的。”

疫情让张艾嘉以为“没戏了”

《女儿的女儿》横跨台北和纽约两地拍摄,才刚开始讨论就遇到疫情,拖了六年才上路。张艾嘉笑说:“有一段时间,我都觉得可能做不了,没戏了。反正,就是很多起起伏伏。后来,有一天我催说,再不拍的话,我就要演戏里的老母亲了。但疫情后什么都变了,一切又要从头开始。”

影片里,张艾嘉饰演的是一个耳顺之年的母亲,有两个同母异父的女儿,以及一个半失智的高龄老母。本来活得好好的她,却因为二女儿在美国死于车祸,成了女儿遗留寄存在美国的胚胎监护人。

张艾嘉喜欢这个剧本,是因为它不避讳谈女人,就是一部女人的电影。而且,它是在大大方方地讲女性,大家能够从中去了解女性面临的问题。

延伸阅读

东京国际电影节华人星光闪耀 梁朝伟领军评审团亮相
东京国际电影节华人星光闪耀 梁朝伟领军评审团亮相

“我知道,现在的女性不少有(人工受孕)这个需求,但那过程是很痛苦的。不同的时代,女性面临的问题都不一样。以前,(母亲)担心女儿,说千万不要乱生孩子。现在,怎么就那么难怀上?”

《女儿的女儿》是导演黄熙(右)第二部长片,林嘉欣(左)说大女儿角色不好演。(符祝慧摄)
《女儿的女儿》是导演黄熙(右)第二部长片,林嘉欣(左)说大女儿角色不好演。(符祝慧摄)

黄熙:侯导作风自由

《女儿的女儿》是导演黄熙的第二部长篇电影,她的处女作《强尼凯克》也曾入围金马奖。自出道就跟着侯孝贤,她是侯家班栽培的新浪潮导演之一。这次执导,身边不但有侯孝贤,更有演技和执导都杰出的张艾嘉,黄熙可有在工作上感受到压力?

她直言,面对两位大师级老师,压力一定会有,但这种压力是幸福的。她说:“侯导是非常free style(作风自由),从不告诉我怎么拍,也不会告诉我这个是黑是白。他讲过一句很有名的话:‘电影是用拍的,不是用讲的。’到了后期制作阶段,他也从不说这个不行,只说你再剪看看。”

访谈中,能感受到黄熙身上承载一种奔放的自由感,片里的两个女二号——林嘉欣和刘奕儿在参演中也深深被剧组里的自由之风所吸引。

林嘉欣:抱着开放状态演出收获大

林嘉欣说:“我饰演的艾玛(大女儿)很不好演,因为她有时是实的,有时是虚的。所以,我抱着一个非常开放的状态去演,觉得收获很大。认识张姐(张艾嘉)很久,但是第一次和她搭戏。”

长得斯文、乖乖女的刘奕儿饰演张艾嘉叛逆的二女儿。她片里的脸妆非常抢眼,画了长长的闪电蓝色线条,很“超人”。“大家都说电影中的祖儿跟我很不一样。我做了很多功课,除了从内心去建构这个角色,我也以实际行动去贴近,比方说直接穿束胸。做好了准备,就可以一切放开去现场。”

刘奕儿(左)在《女儿的女儿》饰演张艾嘉(右)二女儿。(符祝慧)
刘奕儿(左)在《女儿的女儿》饰演张艾嘉(右)二女儿。(符祝慧)

刘奕儿形容,剧组能给人一种魔幻的感觉,那是一个共同创作的现场。“我是在开心地玩耍,因为会感受到一股自在、信任、放松。没有说谁一定要做什么,当能完全用角色去互动的时候,那种自在的感觉非常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