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十年磨一剑”,洪慧芳(63岁)却用了40年磨出一把好剑,光芒闪耀而不刺眼,刀锋锐利却不伤人。
两年前,洪慧芳凭着电影《花路阿朱妈》登上国际舞台,掀开了事业新篇章。入行40年的她,与《联合早报》畅谈这一路走来的起落,以及这两年的收获。
访问中洪慧芳重复得最多的是“感恩”二字。感恩一路走来,虽不算一帆风顺,但每每看似走到绝境,总会柳暗花明;感恩自己虽不是受力捧的演员,但有机会演出《红头巾》《和平的代价》《百岁大吉》和电影《花路阿朱妈》这些让她演艺事业更上一层楼的作品;感恩《花路阿朱妈》为她打开了通往国际的道路;感恩性格内向的自己,竟有机会当上演员,演尽人间百态,尝遍人生滋味。
与外地演员碰撞新火花
人一旦懂得感恩,就会懂得谦卑。眼前的洪慧芳当上电影女主角,走过台湾金马奖红毯,参加过意大利、澳大利亚和韩国等地的国际影展,更获得第八届亚洲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荣衔。两年内改变如此之大,但洪慧芳始终保持一颗谦卑的心。
她谦卑却又自信,这可从她谈及拍摄台韩合作的《不如海边吹吹风》、台剧《凶宅专卖店》和马来西亚贺岁片《新年·奇迹号》时的语气感受到。她形容到海外拍戏就像是学生到外地参加交换计划,而她带着40年来练就的一身本领,与海外的演员交流。
洪慧芳语带兴奋地说:“我在新传媒40年了,演戏的对手很多已经合作了40年,我们太熟悉彼此的演绎方式,容易被困在框框里。但是走出国门,跟不认识的演员合作, 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那是很开心的事,所以我喜欢往国外跑。”
虽然经验老道,但她不倚老卖老,也愿意向年轻人学习,“我觉得新奇或不懂的东西就会去问明白。外地的年轻演员和工作人员都很尊重老演员,会把我当成老人家扶上扶下的哈哈哈。”
累积经验让自己变强大
洪慧芳毕生所学都在海外派上用场,在拍 《不如海边吹吹风》时有一场摔倒的戏,需要她被撞之后扑倒在地,打翻手里的一锅粥,“剧组人员要我拿着锅,然后由另一个人甩锅,但我觉得这样时间很难算得准,于是跟导演建议由我一个人完成。”
剧组当下被这位“阿朱妈”吓到了,他们不知道的是,洪慧芳曾拍过不少古装剧,扑倒的动作难不倒她。“我要求他们给我护具,然后问清楚镜头怎么摆,锅要掉在哪个位置,粥要撒在哪里?还嘱咐他们,若我没有喊cut大家就不要停。拍完那个镜头后导演何润东跑过来问我:‘奶奶你以前是当替身的吗?’哈哈哈,那个镜头拍得很精准,他们都很喜欢。”
另一次拍《凶宅专卖店》时,有场戏是洪慧芳被鬼抛到墙上,“有个正面镜头无法用替身,导演问我能撞墙吗?我说来吧!问清楚要撞多大的力度,要怎么弹回来之后,我就亲自上阵了。”
如此搏命,力求让外地团队看到新加坡演员的敬业和认真,洪慧芳说:“我问心无愧了,把40年的经验都拿出来了,希望让人家觉得找我去拍戏是值得的。”
到外地走了几回,让她感受到演员需要让自己变得强大,“不只是身体要够fit(强),台词和演技等都要很强,那对手就不会‘压’你,或者觉得你给不到戏。”
洪慧芬跟年轻演员分享经验时都说:“要去外面闯,你的表演方式和台词都要很强,要完全准备好才出去。而且在外地拍戏很多时候随时会有改动,所以演员要懂得随机应变。”
即使身经百战,她也没有松懈,“如果一天拍七八场戏,我会把全部台词背好,到现场时不用拿剧本,因为全在脑子里了。”
欣慰努力终被看见
苦熬了40年,迟至近两年才真正有了发光发热的机会,倒吃甘蔗的滋味让洪慧芳心怀感激,“至少我这几十年来默默地付出、工作、提升自己,终于被看到了,感觉我在这行的努力没有白费。”
回想这些年所做的努力,她感慨地说:“我努力到不管什么角色,就算是很小的角色,哪怕只有那一两场戏,我都接。所以至今我拍过的大大小小电视剧已经超过100部。”
洪慧芳后来才知道,从这些小角色累积的经验,是在为日后的《花路阿朱妈》做准备。可是在那个时候,她心里不是没有委屈的,“我觉得自己的努力不输给很多人,也没有偷懒,但就是运气没有别人好。人家都走在前端,被戴上一个又一个的冠冕,但我直到几年前还是一样。讲得好听点,我比跑龙套的演员好,讲得不好听,我已经演了这么多年,相信很多角色和作品都已经获得肯定,可我却一直停滞不前,无法到达更高的位置。”
当时的她很失落,甚至萌生去意,但每当她想放弃时,就有机会送上门。“每次合约快到期时,就有角色上门,我不舍得放弃就一直接,一直做下去。虽然没有一个很好的定位,但合约条件没有亏待我,我就把它当一份工作来做。”
她边做边期待着,哪天能接到一部以她为主的戏,“但对那时候的我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我甚至想过,不如我写一个剧本让自己演。”
认了当配角的命
40年来,洪慧芳演过不少好发挥的角色,“1986年的《红头巾》是我一个事业的转捩点,在那之后我接了很多戏,但慢慢地又走到瓶颈。1997年我接了《和平的代价》里龅牙嫂的角色,后来几年我演了各式各样的丑角。2015年我开始转型,在《百岁大吉》中演一个奶奶的角色。那个时候我就告诉自己要步入另一个阶段了,但演老角的机会不多,一直到2022年的《花路阿朱妈》又为我带来另一个转折点。”
在演艺圈多年,洪慧芳深谙这圈子的生态,“这个行业是很奇妙的,你一出道如果被定位为主角,那不管你的演技如何,一直都会是主角。但如果被定位为配角,要爬上主角的位置, 是非常非常辛苦的。”
但她选择认命,“这个行业没有所谓的公平,讲究的是机遇跟时机,还要看有没有遇到伯乐。”
最终真的让洪慧芳等到了机遇、时机和伯乐,2022年她与阿朱妈不期而遇,“接到角色时我不可置信,但因为是主角,是要扛票房的,我要怎么带动观众去看电影?《花路阿朱妈》是导演何书铭的第一部长片,也是我第一次当主角, 两个第一次碰在一起,压力很大。但我们最后决定不要去想票房的问题,努力把它做好便是。”
开拓视野重燃演戏热忱
对于海外拍戏的机会,她很是感恩,“年轻的时候电视台也到外地拍戏,那时候我就想,如果能去韩国和台湾拍戏多好!但一直都没有我的份,年纪越大就越觉得没有机会了。”
结果《花路阿朱妈》把她带到好多地方,“我这么多年的演艺生涯,还是第一次出席这么多影展 ,这些经历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看到不同文化,改变了我的思维和人生。”
洪慧芳在外地看到很多老演员,都没有放弃对演戏的热忱,“他们告诉我只要还能走、能演,还有记忆力,他们就会一直往前走。他们把演戏当成一门艺术,可以为它做出牺牲,一心就想做出一部被大家认可的作品。”
这让她重燃对演戏的那团火,“所以现在如果有人问我几时退休,我会说只要我还有体力,记忆力还行,就会一直演下去。但如果哪一天,我发现自己会影响团队的时候 ,我会马上离开。”
鼓励老艺人充实自己
40年才磨出一剑,洪慧芳却不觉得久,“我用了38年等到一个阿朱妈,但有些人可能到走的那天,也等不到机会,我这个年龄还能够发光,我是非常感恩的。”
本地那么多年才出了一个“阿朱妈”,在她之后似乎也没有其他资深演员有这样的机遇。但洪慧芳不认为这是本地才有的问题,“这是东方演艺圈的问题吧?西方还是有很多适合资深演员的角色,而且他们的演员到了一个阶段,赚到钱了,还可以自己出钱找人写剧本,然后自己投资拍片。但是新加坡艺人没有这样的能力,除非你的金主很强大。”
不过,她的经历还是让本地资深演员看到了希望,“很多老艺人跟我说,我的经历让他们变得更积极,我说很好啊,积极一点,做好准备,机会来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
洪慧芳建议这些同辈演员不能光坐着等,要去充实和提升自己,“要做好准备 ,体力上、精神上和智力上都须要。此外还要增广见闻,到我们这个年龄,大家都有钱有闲,应该去外面体验一下人生,这是我一直以来喜欢做的事情。我很喜欢一个人到处旅行,去了解人家的风土民情,从中体验别人的生活方式等,有一些是能运用在表演上的。”
对于现状,洪慧芳感到满意吗?她想了想说:“这个行业没有所谓对自己满意的,因为每一个年龄层所追求的东西和想演的角色都不一样。我只能说,我满意自己还有一点点成绩,但是我并不满足于现状,我还要一直往前走,直到哪天我真的不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