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期的《宫》系列、《美人心计》、陈妍希版《神雕侠侣》《延禧攻略》《鬓边不是海棠红》《尚食》到2024年夯剧《墨雨云间》等,中国金牌编剧于正过去十多年操刀的多部影视剧兼具话题性与热度,他星期二(12月3日)傍晚在滨海湾金沙会展中心举行的亚洲电视论坛与市场(Asia TV Forum & Market)上畅谈影视剧的流量密码,以及中国影视生态里的新宠儿——短剧。
于正说,随着短视频的崛起,观众需要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大的信息,因此一部作品里的信息更加密集化,故事更加情绪化,这也是中国影视行业正在发生的一个改变,“我觉得有点像我们用手机,从按键突然变成了触屏。”
他认为长剧需要短剧化,短剧需要精致化,这也是他正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墨雨云间》是一个实验性作品,我尝试在长剧的领域让节奏更快,信息更加密集,故事更丰富,人物更极致。”至于短剧的精致化,他认为目前大家看到的短剧比较粗糙,他正在拍摄一部精致短剧《吉天照》,盼能引领短剧新潮流,虽然体量每集一分多钟,但团队采用几乎跟长剧一样的场景和优秀演员。
对内容有追求的行内人或许不太欣赏爽剧的说法,于正直言这个想法特别可笑。他说,很多人看不起爽剧,但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升级打怪的过程,“为什么要排斥爽剧呢?大部分人写不了爽剧,因为不了解人生,总是被戏剧逻辑给带跑,被所谓的道德给束缚,所以才会觉得那不是人生。”他继而指出,人生不都是关关难过关关过,爽剧复刻人生,这也是为什么爽剧、爽文会大受欢迎。
在入局短剧的同时,于正还是会继续做长剧。至于复制《延禧攻略》的成功一说,他表示观众不断在变化,团队也要变,每一部剧都“爆”是很不现实的目标,他也不想去复制任何一个成功作品,因为活在过去的成功意味着失败的开始。至今,于正每开拍一部戏还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没有一部戏是能轻松完成的,“我觉得下一部作品永远会比上一部更好,无论它播得好不好,至少在我自己努力的程度上来说,我是更加精进的。”
于正直言,现在很多剧不好看,因为“戏剧逻辑太奇怪,违背了人性”,相反的,他尊重人性,对人性的一些思考是自己创作一部戏的主题。他举例,女主角遇到抢匪会抗拒,但生存才是人的本能,并非财物或贞洁,生存才是排第一,而《墨雨云间》薛芳菲(吴谨言饰)的人性与缺点,正是她跟大部分女主角的不同。
尽管曾打造多部播得好、热度高的剧作,于正认为自己的个人品牌没那么重要。他说,一部戏不会因为挂了他的名字就一定好看。“我是一个嬉笑怒骂,每天都活在自己快乐中的人,所以我不想过多承担,大家因为我而看或不看。你觉得好看你就看,觉得不好看你就不看,我没有把自己看得很重要,我甚至觉得制片人、编剧只是一个职业,在我心里跟端盘子的、卖菜的没有区别。”
演艺圈需要更新换代 创作不懈也努力培养新人
于正希望通过影视剧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带到世界各地,但他也很清楚,如果刻意去“说”、以纪录片的方式呈现,愿意看的人其实不多。
不过,若是一部好的剧情片,能潜移默化将戏里的非遗推广到全世界。他指出,内容只是一个载体,用来承载创作者想表达的东西,就像《当家主母》说的是缂丝,《鬓边不是海棠红》讲的是戏曲,以及《尚食》的美食,这些都代表了中国的文化。“每个人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剧)起码要好看……如果你能感受到我想传达的那最好,若感受不到,至少你在这段时间看了一个好看的故事。”
于正透露,下一部戏《玉茗茶骨》讲的是茶叶,同样的,他不会去强调茶叶有多好喝,而茶叶作为故事的背景,有兴趣的人自然感兴趣,没兴趣的依然能看到一个好故事。
在创作不懈的同时,于正也在努力培养新人。他指出,演艺圈需要更新换代,包括导演、演员和编剧,他愿意试错,给予一些新人机会,“总要有人做这件事,没有人做这件事,那怎么进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