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男神”张智霖在黄百鸣和甄子丹联合监制、甄子丹兼任导演和主演的电影《误判》中饰演反派。他为了塑造一个苍老内敛的反派,特意让白发长出,还蓄留胡子,造型突出。

记者受邵氏机构之邀到香港访问《误判》主创团队。张智霖告诉《联合早报》:“(造型)是我的主意,百鸣哥看到以后说‘啊,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惊喜,没想到这个人物变得更立体了。’所以我觉得我这一步应该是走对了。”

张智霖私下喜欢留胡子,为了拍摄,他这半年都以白发和胡子造型生活。他得意地说:“每天照镜子觉得很不错,蛮酷的。”他在戏杀青后把头发染黑刮掉胡子,笑称反而不习惯。

岁月这把杀猪刀遇到张智霖刀锋就不利。53岁的他说:“我觉得现在剃掉胡子看起来太年轻,所以可能有一些导演会继续找我演那些干探,或一些动作派的角色。可是我觉得我的年纪应该演一些高官,就是指挥人的(角色),我不要再做那个干探了!”

张智霖在《误判》中让白发长出还蓄留胡子。(邵氏机构提供)
张智霖在《误判》中让白发长出还蓄留胡子。(邵氏机构提供)

他迫切希望能以符合自己年龄的形象生活。“我喜欢的演员都是这样自然老去的,我一直向他们学习,比如Sean Connery(尚康纳利)和George Clooney(乔治克鲁尼),所以这次我就也尝试一下(胡子造型)。我希望以后真的有机会以最自然的自己面对观众。”

张智霖袁咏仪作品儿子从未看过

张智霖的演艺生涯不乏正派角色,演反派则偶一为之。他有感自己的外形是一把双刃剑,演好人没问题,但扮坏人或缺说服力,因此希望观众不要有先入为主的观念。

张智霖说儿子张慕童没有看过他和袁咏仪拍的电影。(邵氏机构提供)
张智霖说儿子张慕童没有看过他和袁咏仪拍的电影。(邵氏机构提供)

“演员应该立体一点,有多样化的表演,这次演反派对我来说蛮刺激的,因为除了要抛开一些惯性的演绎方法,还必须建设我心目中的坏人。我往伪善这个方向去演《误判》的角色。”

张智霖和甄子丹交情甚笃也曾一起旅行,他形容甄子丹私下很放松且有点傻,但在片场非常严谨认真,作为演员遇到可以信赖的导演让他非常放心。“我也是处女座,和甄子丹一样要求完美,我明白他为什么精益求精。”

有导演梦的张智霖说,影响他最深的是已重温不下20次的港片《英雄本色》。他最近和儿子张慕童一起在家观赏,想不到儿子也喜欢。不过,儿子从未看过他和太太袁咏仪的作品,“他说等他出国留学思念我们的时候才看。”

甄子丹全身伤不想下班

甄子丹是《误判》的联合监制、导演兼主演。(邵氏机构提供)
甄子丹是《误判》的联合监制、导演兼主演。(邵氏机构提供)

甄子丹自认是完美主义者,不论是拍摄还是剪片期间,他连睡觉都挂念着电影。他每晚只睡五六个小时,且无法一觉到天亮,无奈感叹:“我睡得很差,也不是(因为)我在想东西,是我身体有很多伤,很难保持同一个姿势睡觉,必须翻来翻去。”

《误判》有一句对白说“上班想下班”,相信引起很多上班族的共鸣。甄子丹坦言:“这句话挖苦一下某些人的心态,但我很享受我的工作,我是不愿意下班的那种人。”

除了张智霖,《误判》集结许冠文、吴镇宇、汪明荃和吕良伟等大牌阵容,甄子丹觉得很幸运,相中的演员都爽快答应演出。反而是黄百鸣找他担任导演时,他因为不擅长剧情片而婉拒了几次。他在两个月后终于点头拍摄,从完善剧本到后制配音和剪辑,他都百分百投入,不断打磨作品。

郑则仕越有经验越困惑

另一演员郑则仕未读剧本、在只知道故事大纲的情况下就点头演出,他笑言最大的收获“说实在话是赚了点钱,还有和甄子丹的友情”。语毕又借机宣传电影补充:“彼此(互相)了解多一点,不要误判他,希望他也不要误判我,我们之间没有误判,能沟通就很好了。”

郑则仕在未读剧本的情况下就答应甄子丹出演《误判》。(邵氏机构提供)
郑则仕在未读剧本的情况下就答应甄子丹出演《误判》。(邵氏机构提供)

访问时,记者点算甄子丹在片中共有四场打戏,郑则仕有一场被人打的戏。甄子丹闻言幽默搭腔:“我想过让他打的,但他不愿意。还是不要让他辛苦,辛苦的事我来做。”

郑则仕揶揄甄子丹讲晚了30年,“早30年我就会打。”但他打包票说,如果甄子丹再找他拍戏,不管是有动作场面或是只有一天的戏,他肯定二话不说就点头。“我敬重他从头到尾都保持初心,反正我都几十岁了,能干多久?可能多干两年,也可能明天就挂掉了。有好的制作人,我们必须尊重,才能前进,不要倚老卖老。”

73岁郑则仕入行50年,他说拍戏这么多年,“别以为演过很多角色就没问题,其实越有经验越困惑。”他以《误判》中饰演的检察官“包鼎”举例说:“要重新把他生出来,把我变成他,导演只能执导 ,但要投入角色还是得靠自己。要把所有旧的东西抹掉,把自己变成新的角色。”

《误判》12月21日于新加坡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