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从巴黎夜空掠过,远处闪亮的埃菲尔铁塔依稀可见。蓦然,一组壮丽的尖塔闯入镜头。熟悉的观众或许立刻会认出这座位于蒙马特高地上的圣心大教堂。正当观众心旷神怡时,镜头转入教堂高塔的内部,几个头戴帽灯的人沿着阶梯盘旋而上。舒缓而别有深意的背景音乐中,男主Franck(弗兰克)出镜,他正在指导另一个人穿戴高空作业装备。镜头再一转,两人已经吊着安全绳悬挂在高塔的外墙上。余暇中,弗兰克扭头望向深邃的巴黎夜空,“满怀心事”般的微明天际现出片名——《救命行动》(Ad Vitam)。
这部法国片开场的氛围营造十分成功,既设置出整部电影的沉郁基调,也让观众对男主充满好奇。接下去,编导进一步扩大围绕弗兰克的谜团。身为高空作业指导的他不仅在工作时遭人暗算,家里也不止一次被洗劫。而当一群蒙面人闯进他家双方正面冲突时,他和即将临盆的妻子的过人身手令人惊讶。观众的窥探欲被成功勾了出来。
细致还原GIGN训练与行动
随着镜头拉回到10年前,秘密一点一点被揭开。原来不仅弗兰克和妻子,甚至他的父亲都曾是法国最精锐的国家宪兵特勤队(GIGN)成员。
国家宪兵特勤队以擅长反恐、解救人质及其他高风险任务闻名,被认为是全球最专业的特种部队之一,常与美国的海豹突击队(Navy SEALs)、英国的特种空勤团(SAS)、德国的边防第9大队(GSG-9)并列为世界顶尖的特种部队。《救命行动》吸引观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GIGN的训练与行动情况做了细致的还原。
编导队伍显然投入了大量精力做调研,对GIGN新兵训练中的射击、攀爬、徒手对抗乃至无人机操控都有精彩展示。对执行高风险任务时的精准打击、瞬间决策,以及队员间流畅的团队协作,有清晰到位的刻画。影片就通过快速剪辑和紧张配乐,将GIGN队员在极限条件下的身体与心理抗压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动作片粉丝们大呼过瘾。
叙事节奏拖沓影响故事进展
为追求动作的真实感,导演特别运用了大量的手持摄影和长镜头,以近距离的方式捕捉打斗和枪战场面,无论室内突袭、街头追逐还是公路飞车,都让观众犹如身临其境。尤其是那场在连片屋顶及楼间缝隙中的追捕戏,通过逼仄空间的设计和复杂的光影运用,将紧张气氛推向高潮。
“Ad Vitam”是拉丁语,可以用来表达对生命的热爱、敬畏,或者献身于某种事业或理想。编导团队试图赋予角色更多人性深度,由此来合理化弗兰克的舍身奋战。于是影片花费大量桥段铺垫与解释弗兰克与妻子以及前队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可惜过多交错的时间线,过分碎片化的情节插入,都打破了影片原本的紧张氛围,使得整体叙事结构有些过于复杂,让观众剪不清理还乱地感到迷茫。
饰演弗兰克的Guillaume Canet(吉罗姆卡内)是法国影后Marion Cotillard(玛丽昂歌迪亚)的男友。他沉郁温和的气质与角色要求相当符合,成功塑造了一名身经百战也饱受心理创伤的特勤队员形象。他的表演内敛而富于变化,10年前后的角色性格巨大反差被他演绎得相当自然。然而,其他演员的表现总体显得较为平淡,特别是反派角色缺乏足够的层次感和威胁感,显得蠢头蠢脑,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本片的对抗性。
对于动作片爱好者来说,这部影片能让人好好过把瘾。尤其是对法国宪兵特勤队真实作战方式感兴趣的观众,更能从中找到热血沸腾的瞬间。但如果你期待的是法国片擅长的轻快节奏和深刻人性,那这部电影可能会让你失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