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
可上腾讯视频应用观看

过年就是要开心,开心就是要看喜剧。上周介绍了爱奇艺综艺《喜剧之王单口季》,现在轮到腾讯视频的《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

爱奇艺2014年首推《奇葩说》,腾讯视频2016年还以《吐槽大会》,2018年再推《脱口秀大会》,之后谈到脱口秀,几乎都是先想到腾讯视频。三个系列火起来后陆续结束,没想到2024年,两个平台的脱口秀节目又打起对台,且开播的日子只差一周,比较在所难免。

本来不算很大的脱口秀圈子,知名的演员被各自招纳,成为对战阵营。我本来对中国脱口秀所知不多,但看了两档节目算是有了了解。

《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高分选手。(互联网)
《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高分选手。(互联网)

患病选手表现突出

陈鲁豫是《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的最强讲析评审。(视频截图)
陈鲁豫是《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的最强讲析评审。(视频截图)

10期的《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找来老面孔张绍刚主持,他每次演“被欺负”的哏,跟《喜剧之王单口季》初任主持的喜剧演员蒋龙不相上下。

《脱》的评审团有张雨绮、陈鲁豫、大张伟等。以前看过陈鲁豫主持访谈节目《鲁豫有约》,印象一般,但看她讲评脱口秀却有独特观点,且能完整表述,其他两人则很活泼,但比起《喜》的杨天真和郭麒麟,那是明显不及啊!

延伸阅读

不仅美食挑动味蕾 《夜市王》人情味更动人心
不仅美食挑动味蕾 《夜市王》人情味更动人心
周星驰帮寻喜剧接班人 法医盲人外卖小哥各展口技
周星驰帮寻喜剧接班人 法医盲人外卖小哥各展口技

《脱》邀请51组脱口秀演员同台竞技,他们先自我定位,分到三个不同的“笑圈”——“哈哈哈大笑圈”、“哈哈好笑圈”和“哈微笑圈”。三个笑圈分别对应了不同的晋级难度和晋级率。大笑圈,晋级率大于50%,适合自信且实力强劲的选手,呼兰、徐志胜等知名老选手都选择了这个圈;好笑圈晋级率为50%,适合自觉水平不上不下的;微笑圈晋级率仅30%,主要汇聚了初出茅庐的新人。

接下来就是1对1的跨圈淘汰赛,由现场观众和评审投票决定优胜者。若无人挑战就自动晋级,落败则直接淘汰。这样的赛制比较“随性”,不过跨圈挑战产生了一些“爆冷”,热门选手被冷门踢下马。

《喜》的选手不少有强烈的个人特色,《脱》在这方面稍逊,其中印象最深的有三人,一个是北京大学医学院高材生小鱼,一个是60多岁的退休军人山山,一个是因大脑缺氧造成神经系统疾病,导致发音不流畅,走路不快的小佳。后两人有先天劣势(年龄和生理),但表现超越一般,我尤其欣赏小佳“痞痞”的可爱。

欣赏的选手过早出局

因大脑缺氧造成神经系统疾病,导致发音不流畅的小佳,说起脱口秀更胜许多口齿伶俐者。(视频截图)
因大脑缺氧造成神经系统疾病,导致发音不流畅的小佳,说起脱口秀更胜许多口齿伶俐者。(视频截图)

看《喜剧之王单口季》,我对作品和选手的鉴赏与现场观众和评审距离不大,大致可以接受赛果。看《脱》,我就来气了。我叫好的选手如周欣雨、伟大爷、赵晓卉、菜菜、小佳、继业、大国手、步惊云、豆豆、贾耗等,一个个不是分数偏低就是过早出局。周欣雨讲女性的段子,可能是这两个脱口秀节目中最出色的,我都想掏钱去支持她了,她竟然早早被淘汰,真是岂有此理。

打入八强和四强的选手都不是我的首选,如果和《喜》一对一决战,我肯定投《喜》一票,《脱》根本没得比。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口味悬殊的情况呢?上网查了一下,有人说《脱》的一些幽默,比较适合长期看脱口秀的老粉。那就对了,我不是。

《脱》还有个特色,它有较多的漫才选手参加。漫才是日本的一种喜剧形式,类似中国的对口相声,通常由两人组合演出,一人负责担任较严肃的找碴角色吐槽,另一人负责较滑稽的装傻角色耍笨,两人互相快速讲述笑话。大部分的笑话主题围绕在两人彼此间的误会、双关语和谐音哏。《脱》的节目总冠军就是“漫才兄弟”选手,可我对他们的评价是:初看还算有趣,但模式一成不变,演出笑点不高,文本毫无内涵。这样的水平得总冠军,让我替那些挖空心思写出漂亮文本的“败将们”鸣不平。

看了两档节目,感受到脱口秀演员跟其他竞技综艺的选手有很大不同。场上他们认真比赛较劲,私下却会互相帮忙改稿子,给意见,这种虽竞争更友好的情谊很让人感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