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逝艺人刘心玲生前人缘佳,慈善团体、学生、歌迷,以及演艺圈中人纷纷到灵堂吊唁。母难忍悲痛灵堂痛哭。
歌台艺人刘心玲与病魔抗战多年,上星期天(2月9日)早上9时许在医院去世,终年58岁。
她的灵堂设在淡滨尼连路的新加坡礼仪坊(Singapore Funeral Parlour),星期四(13日)出殡。
《新明日报》记者星期一(10日)晚上走访,灵堂外摆放超过20个花圈,刘心玲的姐姐,“歌台一姐”刘玲玲透露,星期一下午开始有大量的花圈送来,多到“没地方可以放了”。
据观察,送来花圈的包括歌台台主、艺人,以及导演梁智强团队等。
刘玲玲提到,妹妹喜爱白色的花,尤其百合。“他们送来的都是白色的花,看得出来他们对妹妹的尊敬。
“艺人赚钱已经那么辛苦,还送花圈来。”
刘玲玲说,这两天有慈善团体,如善友辅导中心的成员、乐队老师、刘心玲教导过的学生,以及歌迷前来吊唁。
刘玲玲:有人以妹名义捐款中华医院
她透露,一名善心人相信要帮刘心玲积福,此前以她的名义向中华医院捐了一笔钱。但刘玲玲并不清楚数额。
“有七八名歌迷看到报道后,星期一晚上来吊唁,有的甚至远道从兀兰过来,这里都没有巴士可搭。我真的很感激。”
刘玲玲十分感激每个人给予刘心玲的爱。她说:“无论前来吊唁的是什么身份我都很感谢。”
她对妹妹的离去仍感到十分不舍,在没人的时候,才能释放感情。
“我想她,所以没有人的时候我就会过去和她说说话。我们从小就一起出来打工,是同甘共苦的好姐妹。”
刘玲玲透露,母亲难以接受刘心玲这么年轻就离世,星期一来到灵堂时仍忍不住痛哭,亲友在旁安慰。
刘心玲在歌台影响力大,被誉为本地一代“广东天后”。
刘心玲五六岁开始跑歌台,并以“红苹果”的艺名出道。她曾签约东尼机构,灌过五张专辑,也曾录制群星大合唱的《明天会更好》。
她曾和已故谐剧泰斗王沙录制不少谐剧卡带,以“江音洁”的艺名录制唱片,到台湾发展,被称为“歌台天后”“首席美女”,在本地与海外歌台影响力不小。
艺人公认的好歌手 李佩芬:永远的歌唱天使
“双语天后”李佩芬受访时抽噎地说,刘心玲永远是她心中的歌唱天使。
“她在十多年前的一次歌台上演唱难度极高的《十分十二寸》,她唱得很好,也启发我学习这首广东歌。”
李佩芬透露,刘心玲生病后首次上台表演时,她负责主持,当时感觉对方有些紧张,但几次表演后,她就找回歌后的状态,在舞台上闪耀。
“千面才女”林茹萍说,刘心玲是公认的好歌手,华语、英文歌都不在话下,广东歌更是十分拿手。
“她在台上有大将之风,不仅是《歌台新力量》的冠军,又常任《黄金年华》评委,在歌台界影响力很大,大节目都会邀请她。”
丽星娱乐制作执行总监陈志伟认为,刘心玲是一名非常勇敢的艺人。“在我心目中,她是本地的一代广东天后。”
歌台前辈叹“天妒红颜”
歌台前辈指刘心玲人好、貌美、实力强,叹“天妒红颜”。
歌台前辈许琼芳受访时说,她听到消息时心情十分沉重,对刘心玲“妹妹”的逝去感到万分不舍。
“她人好、貌美、实力强,在歌台对前辈、工作人员都很有亲和力,就这么逝世,实在是天妒红颜。”
她惋惜道,刘心玲一直热爱生命,无奈世事无常。
资深艺人陈建彬说,刘心玲天分很高,有望成为国际歌手,是他十分欣赏的艺人。
“她抗癌多年,我们一直希望她好起来,但化疗那么辛苦,想来她离去也是一种解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