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这天,同事雁龄到林益民的灵堂采访,同一时间另一同事靖仪在刘心玲出殡现场。我跑娱乐新闻那么多年,还没遇过同个时候两个丧礼的情形,而且元宵刚过,这个蛇年真是叫人难过。台湾艺人大S在年初五骤逝带来的震惊才稍微平复,就传来本地歌台艺人刘心玲在大年十二癌逝的噩耗,没多久知名喜剧演员林益民在大年十四突然离世。三位艺人都走得突然,家人好友或许都没能好好告别,留下的伤痛不知何时才能愈合,而他们的离开再再提醒着我们,要活在当下,珍惜身边的人。——李妙音
农历新年期间被演算法“推荐”一部2023年的中国剧《故乡,别来无恙》。剧中女主角的妈妈从小就灌输她“什么年龄就干什么事”,她却被这句话压得喘不过气。恰好本地剧《青春小鸟》最近举办首映会,我看了前两集后,脑海中也冒出这句话。从呱呱坠地、求学考试、谈恋爱、出社会、结婚生子、升职加薪,到儿女长大成人后光荣退休,继续帮忙看孙,或环游世界。扪心自问,这些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为什么你的人生要填满别人的“待办清单”呢?——曾慧仪
蛇年春节接二连三的噩耗,一阵措手不及后浮现这个困惑: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似乎惯用时间(岁数)来定义一段人生是否圆满。按年龄划分生命的不同阶段,用年龄来规划大小目标。学习、成家、立业、安享晚年……这样的顺序仿佛适用于多数人。但按部就班完成这些目标,是否就能不留疑惑和遗憾?我没有答案。我想,这题也不该有完美的“标准答案”。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比完美和符合标准来得更有意思吧。——赖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