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的观影习惯改变,电影票房早已不复当年勇,各地电影院的未来存亡堪忧。然而,只要不坐以待毙,危机或许可以成为转机。这期间,有电影院推陈出新,打破“单纯坐着看电影”的思路,为顾客提供新鲜的观影体验。
韩国电影院业巨头CGV在2025年2月宣布,旗下戏院将定期举办“编织观影会”,让观众欣赏电影的同时做编织。CGV在1月底“试水温”,在位于首尔江边的戏院首次举行“编织观影会”,门票很快售罄。当时放映的是2018年韩国疗愈系电影《小森林》,场内的灯光经过调整,让观众既能看想看的电影,也能同时编织。随着首场活动反馈不俗,“编织观影会”定于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晚上,在旗下十多间位于不同地区的戏院举行。1月的“编织观影会”放映旧片,2月的活动则放映新片——韩国青春爱情片《你是我眼中的苹果》(韩版《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CGV发言人告诉韩媒:“电影院近年来积极转型,打造更多元的观影体验。那么,如果将编织化为在电影院里共享的疗愈体验,那会如何?这个想法是我们举办‘编织观影会’的起点。电影院和编织看似毫无关联,但我们想提供独特的体验,把同好者聚在一起,让他们一边看电影,一边享受编织的乐趣。希望这种新体验能让人们愿意一次次走进电影院。”“编织观影会”并非韩国独创,欧美电影院过去也办过类似的活动。
私人包厢“唱”所欲言
跟群众同看一场演唱会或一部舞台剧,但又能享有私人空间的包厢体验,如今在电影院也有。
韩国CGV“Private Box”的观影体验宛如乘坐头等舱,虽然跟大家“搭同一班机”(看同一场电影)但获得的服务大不同。由乘坐专属电梯到舒适的等候室(候机室)开始,再由工作人员带入私人包厢,戏未开演,体验已升华。包厢似豪华小房,里头有按摩椅、小冰箱、桌子、衣柜,沙发也很舒服。透过落地玻璃窗可见坐在底下的一般观众,让人有“高高在上”的感觉。隔音设备佳,想大声聊剧情或随着歌舞片高唱也行。
不同大小的“Private Box”有不同的价格,一间可容纳四人的包厢收费20万韩元(约182新元);肯付钱还得抢票,因为包厢总共不到十间。
引诱嘴馋者入场
有电影院使出美食诱惑之计。
《联合早报》娱乐组制作的“娱乐大讲”播客第三集中提到“Edible Cinema”(可食用电影院)。这是一种结合观影和美食的沉浸式体验,观众看片的过程中,可食用与剧情相呼应的食物或饮品,从而增强沉浸感和趣味性。“可食用电影院”最初于2012年在英国伦敦推出,通常在特定的电影院或场地举行。
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的“Nitehawk Cinema”(夜鹰影院)也提供类似的观影体验,观众可在看片时点餐,享用和电影主题相关的菜肴和饮品。比如,奥斯卡最佳导演奉俊昊的黑色幽默科幻片《米奇17号》(Mickey 17)上映时,夜鹰影院便推出跟剧情相关的“威士忌17”饮料和“马卡龙小汉堡”,让观众看得到也吃得到。
中国北京则有“火锅电影院”。据当地媒体报道,电影院有四个影厅,每个影厅内设有七个双人沙发座和餐桌,可同时容纳14人。电影开场前,工作人员会根据预约情况,提前将火锅和菜品摆放到桌子上;灯暗开场后,桌上的小桌灯亮起,保留观影氛围之余,也照亮盘中餐。
马来西亚大地影院在2024年与火锅连锁品牌合作,在吉隆坡推出“火锅电影院”,当时在社交媒体掀起话题。据知,电影院的双人座被改造成用餐包厢,每人可一边看戏,一边享用单人火锅。“火锅会”是否持续举办?记者在大地影院的网站没看到相关消息。
露天环境搬入室内 各家孩子一起吵
有些家长不敢带幼小的孩子进电影院,担心孩子太吵或大哭,无法好好投入电影之余,还会遭其他观众白眼。
新加坡邵氏马里士他(Balestier)电影院有一个专为家庭设计的“Dreamers放映厅”,里头没有座位,只有彩色的豆袋沙发,全年放映适合一家人观看的电影,小孩也可在放映厅内玩耍。氛围似在室内“露营”看电影。最重要的是,各家孩子可以一起闹,大家彼此包容,不怕谁吵谁。
记者天马行空……
记者由“编织观影会”获得灵感,想到两个可以一边在电影院观赏电影,一边进行的另类活动。
相亲观影会:放映浪漫爱情片,限单身男女参与,座位随机分配,让异性之间有缘千里来相会。灯光昏暗下,可随时跟身边的异性窃窃私语谈戏(或谈心),若有一丝心动的感觉,可在电影落幕后留座,若无感或觉得尴尬极了,可在开灯前速速走人。
美容保健观影会:现代人生活忙碌,时间有限,未必能安排时间“单纯看片”。电影院可提供“一举两得”的观影体验。比如,可放映时长90至120分钟的新片,期间让观众一边做美容、美甲、美发、足疗或颈肩按摩,步出戏院时不但收获一部好片,连人都焕然一新,相信可赚取现代人的钱。
更多娱乐吃瓜内容,请浏览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