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的刘松仁去年演完舞台剧便正式宣布退休了。这位本地观众非常熟悉的香港演员,曾觉得自己读书不成愧对母亲,1970年投考丽的映声第五届电视艺员训练班,希望闯出名堂为家人争回一点面子。他一毕业便当男主角,出道即走红,为各家电视台拍过多部代表作。
他除了拍过《陆小凤》《京华春梦》《大地恩情》《武侠帝女花》《萍踪侠影录》《大时代》《名媛望族》等港剧,还红到台湾拍摄华语剧《还君明珠》《八月桂花香》《春去春又回》《末代儿女情》《碧海情天》等,也在中国大陆和新加坡分别拍过《步步惊心》《志在四方2》等,创造了无数经典角色。
低调的他不爱拍照或受访,记者通过他近年留下的七个字字珠玑的金句,串连起他一些发人深思的经历和感悟。
你留下我这条命,我知道你要我为你做一些事
刘松仁相信命运,自认演了50多年的戏,经历过无数次生死关头,都是命中注定。当中包括搭乘飞机、路上驾驶、拍戏吊钢丝,还有一次是拍古装剧,他发生意外滚下山坡,刚好被整个山坡上唯一的一棵树拦下,否则就是跌落悬崖。
每一次当他以为必死无疑,总能九死一生留下命来,所以他曾经对着天说“你留下我这条命,我知道你要我为你做一些事,否则不会每次都那么幸运”。这是他的信念,这个信念在去年化成了实践。为了帮忙深交大半辈子的神父好友完成心愿,他去年亲自创作并执导音乐剧《利玛窦》。利玛窦(Matteo Ricci)是意大利籍神父、传教士、学者,16世纪到中国传教28年,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最早传教士之一。,
我享受当观众多于演戏
已有一段日子没有亮相幕前的刘松仁坦言,当上导演后已没有演戏欲望。“虽然别人总说我演得有多好,演技如何了得,但我知道自己并不是有天份的演员。我的演技只是专心和努力的成果,所以很希望将这份精神传承,像散播种子一样传给新一代年轻人……”让大家惊讶的是,他竟然享受看戏多于演戏、记者吃惊地问他:“可是你演了40年的戏!”他笑回:“难道不必吃饭吗?”
扫街也好,演戏也好,都是学习做人
年轻时讲过“扫街也好、演戏也好,都是学习做人”,可见他是个性格严谨的人。回看自己,他觉得过去太严肃了,“年轻时一直想着怎么演,直到有次跟(前演员)陈玉莲合作。”她一进场厂就很开心的样子,这样的态度改变了他。从此他回到家里看到母亲都会试着微笑,“起初是假笑,肌肉是硬的”,他就张嘴张到笑容出来为止,结果母子关系产生很大的变化。往后他跟别人聊天,也都会给出笑容。
人生有很多做配角的机会,演戏为什么不能做配角呢?
刘松仁说他不在意是否当主角,只要角色有吸引力他就会接:“为什么要在意?当你参加别人婚礼时你是配角,当你参加丧礼时你不可能做主角。人生漫漫长路我们有太多、太多情况下是配角,既然人生有很多做配角的机会,演戏为什么不能做配角呢?做人或做戏最重要是知道自己的位置。”
他息影后仍继续在社媒跟粉丝互动,前阵子更罕有地办交流会跟影迷聚会,每人收599元人民币(约110新元)。对于网民称喜欢他在港剧《婚前昏后》的造型,问他会怎么穿着出席活动,他妙回:“别太注重一个人的外表,我连外表也改变了很多,毕竟是个老人家了!你很失望的。还是再考虑一下要不要参加分享会?”他又说,年轻时便不喜欢‘影迷’这两个字,“分享会是分享大家对生命的感受,互相学习,不是想满足所谓的影迷。让我们携手同行,交个朋友……如果抱着看偶像的心态而来,那你们会失望,我也会失望!”
前半生拿得起,后半生放得下
刘松仁2月于深圳举行人生首个分享会,长达五小时,之后虽然疲惫不堪仍跟大家共进晚餐。他给每人送上随笔摄影集《松风捉影》,当中记录了不同阶段的心路历程,并留下金句“前半生拿得起,后半生放得下”。由于报名人数远远超出大会限定的60人,最后透过抽签选出,当中竟然还有00后出生的年轻人!
活得明白,就会死得潇洒
他一度中风,出入要用拐杖,但之前对病情绝口不提。在分享会上他才透露曾经“右边身体动不了,左边身体仍然活动自如,你说上天是不是对我很好?”身体虽病但心怀感恩。为什么之前不提生病呢?“因为每个人都会生病,一般人对病很理解,可是对病名却有负面想法。我希望分享的是,当我们遇到困境或患病时,应该用什么态度来面对,如何在过程中成长,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阶段。我经历了生和老,现在病了……我说过人要活得明白,当你活得明白,就会死得潇洒。这几年经历很多,知道什么是开心的日子,所以现在我觉得很幸福!”
他的幸福感可能来自于看世界的眼光不同了,他提醒六七十岁还事事要快和心急,是会出事的。在巴士站等车,司机看到他手持拐杖,会将车门停靠在他面前,等他上车拍卡后,慢慢走向座位,直至坐稳后才开车。他说:“你知道吗?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动!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心急的人,喜欢开车,样样要快,以前一上车就要马上开车,可能司机迟了几秒,我碍于修养,嘴上不说,心里也会埋怨……”但现在病了,“我不再是以前的刘松仁,可是大家仍然对我好,令我感受到人间温暖”,在慢下来的世界发现一直被很多人疼惜,心里充满感动。
辛苦到想死时,其实是上天给重生的机会
他患病时没有恐惧或害怕,因为之前经历过妈妈患病至离世的过程,已经学会面对生死议题。我曾经是一个很自我的人,面对妈妈患病时,要从自我渐渐变为无我,其实是非常痛苦的阶段,挣扎了很长时间,一度迷茫,那种痛苦甚至令我有想死的感觉。然后我就问自己,既然连死的心都有了,为什么不改变呢?从那时候开始,我就知道,当出现令我辛苦到想死的逆境时,其实是上天给我重生的机会,每件事情发生都有前因后果,发脾气、愤怒改变不了现状,负面情绪反而令人更不愉快,身体病了,内心还要承受痛苦,这样岂不是很傻?当然一般人都会有愤怒、不忿和埋怨的想法,但我不想做一般人。”
更多娱乐吃瓜内容,请浏览专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