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1975年高仓健、千叶真一和宇津井健主演的经典《新干线大爆破》的人应该不多,但看过受其启发的1994年好莱坞卖座电影《生死时速》(Speed)的观众或许不少。50年后的今天由串流平台Netflix投资的《新干线惊爆倒数》(简称《惊爆倒数》),号称不是重拍而是延续,欲征服的是全球市场。
意义大不同,注定不仅仅是一部灾难惊悚电影而已。
一句话,足以概括整个故事——如何解救一列行驶时速低于100公里就会爆炸的新干线。电影中,从青森前往东京的“隼60号”列车如常运行,但JR东日本新干线综和指令所却接到匿名电话,声称车上有炸弹。政府拒绝向恐怖分子妥协,并表明不会支付1000亿日元赎金。数百人命悬一线,而列车在抵达东京站之前绝不能停下来……
1975年旧版不获官方支持而必须搭景拍摄,这次《惊爆倒数》倒是得到了东日本旅客铁路公司(JR东)的全力支援配合。尽管我不如铁道宅男们见E5系、E6系、试验车ALFA-X等在影片中登场会两眼发光如此痴迷,但乍见自己乘坐过无数次的东北新干线也难免感到兴奋。列车超酷,沿途风景很美,还有驾驶舱、指令所、铁道维修现场……宛如纪录片揭开JR东的内部运作,完整呈现日本人引以为傲的铁道系统。事实上,看《惊爆倒数》为的从来不是什么紧迫临场感或爆破大场面。
日式“职人精神”
就把电影当作是致日本或者日本铁道的一封情书吧。有人嘲笑这是134分钟行销新干线,我其实并不反感。这个故事只能由日本人拍才有说服力,也只有日本人可以将一件事拼了命做到极致。
一切按照SOP严谨管控,你不会在电影里看到列车长、驾驶员在陷入困境时,打电话向家人道别之类的煽情桥段。原来公司有规定,不允许员工将手机带入车厢。男主角草彅刚从不动气也不发怒,总能情绪稳定快速应对突发危机。被问及为何时,他给出的答案是:因为是工作,所以能做到。乘客的安危摆第一,无论如何都要尽忠职守。穿上工作服,便把自我抛开。所以牺牲一人救全车或全日本的情节,没有出现。日本强调集体,从不推崇个人主义。
在列车内奔走稳定人心的车长是如此,必须手动控制车速的女驾驶员Non(前艺名为能年玲奈)也一样,无论多慌乱还是不动如山执行任务。电影里,最爱也最感动的画面,是看见草彅刚和Non在生死关头依然执意念念有词比画着执行“指差确认”程序。看似食古不化,却恰恰是这个时代已消失的老派浪漫。这就是所谓的职人精神,也是日本最美丽的人文特质。
纯日产神话,人人是英雄,好吧,当然总有最帅的那一位,形容的正是片中的“指令长”斋藤工。认真果断的男人魅力大,一身西装神情严肃满口专业术语,边对着列车模型和复杂的铁路交通系统图及列车班次表计算,边指挥若定调度车辆,明明没在耍帅却有型到无法忽视。
众志成城化解危机
导演樋口真嗣拍过口碑极佳的《真·哥斯拉》,片中对伪善的政客官僚极尽嘲讽不留余地。《惊爆倒数》里的官员们同样或傲慢或无知,不但毫无作为甚至还封杀了民间发起的自救众筹。不过电影到了最后,对官僚作风和僵化体制却也没有太严厉的挞伐。
或许逮捕犯人不是关键,针砭时事也不是重点,看大和民族众志成城化解危机,才是全片所要凸显的。所以列车上的乘客,人设无惊无喜如样板。因丑闻成为民众笑柄的国会议员尾野真千子妄图靠危机挽回形象;企业名人兼YouTuber要润开直播像救世主一样号召募款;有修学旅行吵闹的中学生们,也有伺机霸凌的酸民们……无论是好人坏人,大难当前突然转性。
好吧,相对于旧版的无力感,大抵电影想要勾勒出一个仍有希望的社会。所以这一次,犯人不是如同旧版里在快速经济发展中被社会抛弃的边缘人,也不是心理扭曲的反社会人格。搞得全城人仰马翻,不过是生无可恋的Z世代出于对大人们的厌恶而进行的一场无聊宣战。不是大奸大恶,更像是毫无意义的作为,于是一切皆可宽恕。
电影,真的正能量到极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