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乐坛天后女神卡卡(Lady Gaga)即将在来临星期天(5月18日)在新加坡揭开四场“Mayhem”演唱会的序幕。演出登场前,《联合早报》先来为观众热热身,进一步走近这个兼具前卫风格和艺术深度的“怪美”天后。
关于女神卡卡,一般人知道的有多少?她的本名是Stefani Joanne Angelina Germanotta(斯蒂芬妮·琼恩·安洁莉娜·杰曼诺塔),而“Lady Gaga”这个艺名,源自英国摇滚乐团皇后乐队(Queen)的经典歌曲“Radio Ga Ga”。
提到她,是否也和记者一样,第一时间想起那首横扫全球的舞池神曲“Poker Face”或是隔年爆红的“Bad Romance”?再后来,是不是被她在电影《星梦情深》(A Star Is Born)和《小丑:双疯》(Joker: Folie à Deux)里的表演吸引?
当然,还有她那些前卫又大胆的“怪美”造型。比如2010年VMA颁奖礼那套震惊观感的生牛肉连身裙,或是2011年格莱美奖,她被装进一个“蛋”里登场的惊人之举。
在各界人士心中的印象
这位横跨音乐、电影和时尚领域的全方位艺人,在各界人士心中又留下怎样的印象?
潘嘉丽:忠于自我女王就是女王
新加坡歌手潘嘉丽告诉《联合早报》,她最欣赏卡卡那种忠于自我、不随波逐流的精神,“最近她在美国科切拉音乐节(Coachella)的演出,一如既往地炸裂。女王就是女王。”
潘嘉丽还提到,卡卡不仅打破音乐界限,更勇于为女性发声。她特别欣赏卡卡在2025年iHeartRadio音乐奖上获“创新者奖”时的一番话。当时39岁的卡卡坚定表示:“世界或许觉得快40岁的女歌手已经过气,但我告诉你们,我才刚刚热身。”
影评人:少数真正全能艺人
记者也与本报电影线记者兼影评人钟雁龄聊起银幕上的卡卡。在她眼中,卡卡是少数真正全能的艺人,而在银幕上,卡卡卸下舞台上的华丽包装,展现出更真实、内敛的一面,能够深入挖掘内心的情感层次。或许正因如此,卡卡选择跨足电影,试图表达那些在舞台上难以呈现的自我面向。
2016年,卡卡凭剧集《美国恐怖故事:旅馆》(American Horror Story: Hotel)夺下金球奖电视迷你剧或电视电影视后。尽管在电影演技奖项上尚未开胡,但曾以《星梦情深》角逐2019年奥斯卡影后,最终与奖座擦肩,却以抒情歌曲“Shallow”赢得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此外,她也曾两度凭《星梦情深》和《豪门谋杀案》(House of Gucci)入围金球奖影后。
钟雁龄认为,卡卡具备成为好演员的潜质,更应该大胆掌握自己的电影方向,而非被动等待邀约。“她应该敢敢去做,以她的创作力,天空是无限的。”
造型师:新一代的麦当娜
谈到卡卡带给时尚圈的灵感,新加坡知名造型师黄锦桦(Martin Wong)形容她是“一个新时代的象征”,“我不会直接把她和传奇麦当娜(Madonna)比较,但她就像是‘新一代的麦当娜’。”
黄锦桦说,卡卡从出道起造型就非常鲜明,像“Poker Face”时期常戴面具。让他印象最深的造型之一,是卡卡在2018年格莱美奖表演时所穿的浅粉红礼服,“那次她完全露出面容,妆容干净、经典,散发出旧好莱坞式的优雅气质。那样的她少见,真的令人眼前一亮。”
他认为,卡卡每次走上红毯都吸睛十足,像是身骑白马登场或穿上“生牛肉装”,总能制造强烈的记忆点,“她的造型或许争议不断,但她从不在意。我相信那些都是她与团队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她的造型团队,早已是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小怪兽”心目中的卡卡
记者也走访了三位对卡卡了如指掌的“小怪兽”(粉丝昵称)。他们是新加坡的林靖隆(29岁)、台湾的王晋伟(27岁)和香港的李先生(32岁)。这三位资深粉丝都将观看来临的新加坡演唱会。
透过新加坡粉丝的分享,还意外发现卡卡其实与新加坡颇有渊源——她多年前曾拍摄宣传片推广新加坡、喜欢辣椒螃蟹,还在这里结识了一只孔雀朋友“哈罗德”(Harold)!
卡卡是辣椒螃蟹的粉丝
“希望你能回到新加坡。”这是林靖隆3月亲赴美国、当面见到卡卡时递上的卡片短语。自2012年她在室内体育馆举办三场演出后,已阔别新加坡舞台多年;他没想到递上卡片的几天后,卡卡真的官宣来新。他笑说:“这一次,愿望一下子就成真了。”
林靖隆从2009年听见“Poker Face”起便被卡卡吸引,但真正让他成为“小怪兽”的,是偶像始终如一地倡导平等、反歧视,“从一开始,她就传递着要善良、尊重差异的价值观。”他也特别欣赏卡卡亲自操刀音乐创作和现场演出。
林靖隆曾多次飞往美国追星,和当地“小怪兽”在表演场所外守候,只为等卡卡下班与她互动。最近一次是2025年3月,而最难忘的,是2014年第一次和偶像合照的时候,“那次送了她生日礼物,是我和朋友亲手做的一张贝壳形状的卡片。”
他也分享了只有资深粉丝才知道的小秘密,“舞台上的她很高调,其实她私下很温柔,甚至有点害羞,她会静静地听粉丝说话。”
说起卡卡和新加坡的渊源,林靖隆笑说,卡卡当年来访时,毫不掩饰自己是辣椒螃蟹的粉丝。而她在2012年演出期间,更在社媒频繁提到住在圣淘沙酒店时,房外经常出现一只孔雀,最后还为它取名“哈罗德”。这件趣事传遍社交媒体。
林靖隆也忆起2009年,那时卡卡还未成为超级巨星,就已为新加坡一级方程式(F1)的演唱会拍摄宣传片,在片中推荐本地好去处,还说:“只有这里拥有卡卡认可的元素。”
如果有机会在新加坡与偶像见面,他想对她说:“谢谢你回来了。”
总能在被唱衰时华丽逆袭
台湾粉丝王晋伟和香港粉丝李先生在来新观赏演唱会前接受《联合早报》访问。两人都将连看两场,王晋伟计划在新加坡逗留四天,李先生则停留三天。
王晋伟回忆初识卡卡的情景说:“当时看到国中老师的电脑桌布,是一个戴墨镜、耳罩式耳机的酷女孩侧脸。我好奇地问那是谁,老师说是女神卡卡。我回家找她的歌听,从此就爱上她了。”
王晋伟说,他一路见证卡卡经历高低起伏,总能在被唱衰时华丽逆袭。他举例,卡卡2013年推出实验性专辑“Artpop”时,不被主流接受,还被其他艺人粉丝嘲笑过气;后来,卡卡在奥斯卡和美式足球超级碗的舞台再次展现强大实力;即便2024年参演的《小丑:双疯》票房不如预期、遭人唱衰,但2025年新专辑一出,成绩亮眼,“这证明有才华的人,终究会赢。”
香港粉丝李先生2008年听到卡卡的出道曲“Just Dance”后开始关注她,但真正让他成为“小怪兽”的,是2009年那支划时代的“Bad Romance”MV。“她的音乐、她的视觉美学,每一个画面都让我震撼。”
为边缘群体发声感动人心
起初吸引他的,是卡卡在音乐和舞台上的光芒,随着时间推移,他也看见了她更深层的一面,“她为边缘群体发声,坚定倡导平等和尊重,那种无惧无畏的坚持让我深受感动。她早已不只是我喜欢的歌手,而是我尊敬、愿意一直追随的人。”
他也说,卡卡的音乐和人生故事一路陪伴着他成长,“她让我明白人生一定有低潮,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她教会我不仅要勇敢直视脆弱,更要努力突破自己,让世界看见真正的你。”
粉丝说的没错。卡卡的生活并非只有光辉岁月。2016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她演唱“Til It Happens To You”,歌名的意思为“直到这事发生在你身上”;表演尾声,50多名性侵幸存者走上舞台,与她站成一排。每位幸存者的手臂上写着“不是你的错”。
卡卡曾公开,19岁时遭音乐制作人性侵,并患上创伤后心理压力紧张综合征(PTSD)。自2014年起,她在多个访问和纪录片中勇敢分享这段伤痛。
她也在2017年的纪录片《女神卡卡:五尺二寸》(Gaga: Five Foot Two)中,坦承自己患有纤维肌痛症(fibromyalgia),这个慢性病长期折磨她的身心。2018年,她甚至因“严重疼痛”取消当时巡演的部分场次。
“小怪兽”各有期待
对于即将到来的卡卡新加坡演唱会,三个“小怪兽”各有期待。王晋伟说:“其实我已经在美国科切拉音乐节看过这场‘Mayhem’演出了,还站在十万人的前排!这次特别期待能再重温那种震撼感。”
李先生的必听歌曲是“Vanish Into You”。他说:“这首歌描写她和爱人一同消失在流行文化的虚无之中,有种既浪漫又沧桑的感觉。能在现场听到她唱出那份情感,氛围一定会令人沉醉。”
新加坡粉丝林靖隆则计划盛装出席,服装灵感来自卡卡新歌“Abracadabra”中的红色造型。他也特别期待演唱会的一个环节,“她很久没来了,希望她能像在巴西和墨西哥那样,写一段关于新加坡的信,这是我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