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级的张家辉花了近四年时间,自编自导自演心理悬疑惊悚片《赎梦》。他接受《联合早报》电话专访时苦笑说:“拍完以后,我觉得自己笨死了。当演员不是好吗?结果……哎呀,太辛苦了。过程当然有甜有苦,但是非常非常辛苦。”
5月29日在新加坡公映的《赎梦》,讲述心理医生文思豪(刘俊谦饰)和失眠患者蔡辛强(张家辉饰)因为不同原因而被噩梦困扰。文思豪在治疗蔡辛强时,发现后者与疯癫的妻子纪慧玲(陈法拉饰)心理创伤背后的隐情,也从而面对自己的童年阴影。
片中的蔡辛强背负着不可告人的沉重秘密,因为心魔而频受梦魇困扰,心理健康亮起红灯。张家辉减重演出这个面容憔悴且行径怪异的角色,有一场和刘俊谦的对戏让他大呼过瘾。
“就是Dr Man(刘俊谦角色)跟我说往事的戏,因为我这几年没有太多非主流的角色,所以演出这段讲往事的情节(情绪复杂),我演得特别过瘾。早在写剧本时已经觉得很痛快,拍完以后也达到我满意的效果,所以很开心。”
因嫉妒反复做离婚噩梦
谈及角色,张家辉说:“我和蔡辛强的共同点可能是很爱老婆吧。”
他在三四年前曾反复做一样的噩梦,梦中妻子关咏荷和他闹离婚,他哭问原因也苦苦哀求,但妻子去意已决。有一次,他惊逢梦魇,醒来时双眼哭湿,心有余悸。
张家辉在电访中说:“我仔细去分析,找到了答案,原来我心里不爽。之前因为工作碰到一个风流的财阀,(对话中)他不光是欣赏我的老婆,另外也有其他想象(心怀不轨)。想到了梦的源头,才发现是我嫉妒,心里反感。”
找到了梦因,张家辉也得到解脱,不再做这个噩梦。为电影演唱主题曲《永远的失眠》的他笑说,虽然偶尔会失眠,但不像扮演的角色那样,失眠多梦,惊悸不安。
每个人一定做过梦,张家辉认为梦是能引起观众共情的主题,因此以梦叙事。他觉得梦是别人看不到的一面镜子,“你可以看到你的压力、忧虑、过错、渴求,都在梦里反映出来,而且身历在梦里的奇境也是无边无际的”,有助于故事与电影画面的创作。
赞刘俊谦陈法拉
张家辉在写剧本时,已锁定刘俊谦和陈法拉分别演出心理医生和自己老婆的角色,并大赞两人的表现令他满意。
36岁刘俊谦宣传此片时曾说自己三岁就仰慕张家辉,所以非常开心这次能合作拍片。记者向60岁的张家辉转述这番话后,他幽默回应:“他这么说?三岁就仰慕我,我才比他大一两岁,他这么早懂事啊。”
刘俊谦演出2024年的《九龙城寨之围城》破茧而出,但张家辉坦言,并未看过大部分他和陈法拉演的戏。“不过他们热爱电影,很有诚意,本身的特质跟戏里面的角色吻合。”
对于心理医生的角色,张家辉说:“我想找年轻一辈的演员,最起码要看起来像医生并且内敛。我觉得俊谦各方面都很适合。”
刘俊谦和陈法拉无须试镜就获得演出邀约,张家辉满意地说:“大家碰面聊剧本和细节,开拍之后,他们都很清楚自己的责任,他们的贡献超出了我的预期。”
票房好找刘德华拍续集
张家辉身兼编剧、导演和主演,他说拍摄《赎梦》过程最令他忧心的部分是面对观众及票房。
“电影没上映前,我曾想,当观众踏出戏院时,会有什么反应是我希望看到或是计算出来的。每个人心里多少会有不论什么情况都不能说出来的秘密和心事。要怎么得到救赎?或许坦白说出来能把心结解开。”
不过,他慎言补充说,大家的私人经历是他无法想象的,每个说不出口的秘密重量与程度也不一样,所以不能轻率叫每个人坦白,只能靠自己衡量事态轻重。
张家辉第四度执导演筒,2024年底凭《赎梦》在英国主打奇幻恐怖片的Grimmfest电影节获最佳导演奖。电影虽然在几个影展上获得好评,但张家辉仍因全球电影业普遍低迷而为票房忧心。
该片3月27日在香港上映,首周末票房得冠军,一个月票房突破1200万元港币(约200万新元)。问张家辉是否松一口气,他说:“我当然希望票房更好,在今年来说现在算是不错,也比同期电影突出。希望在海外,在新加坡也有好的回响。”
刘德华客串《赎梦》似乎为续集埋下伏笔,记者问张家辉是否找刘德华拍续集,他笑说:“希望有好的票房,那我就再拍第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