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年如一日自成一格,坚守本心任性专注做自己。作为创作者,导演Wes Anderson(韦斯安德逊)难能可贵在于不变。无常人间,唯浪漫偏执狂安德逊一如既往。不变的复古色调,永恒的对称构图,惯常的章节叙事,跳跃难测的节奏,细碎的哲理式对白,随性的黑色幽默,温柔古怪的童趣……主角,是忤逆体制反英雄的。木无表情漫游人间,态度冰冷如机械,实则用情至深。观众像是走进精雕细刻的艺术回廊,又似翻开给成年人的寓言绘本,堕入荒诞优雅的虚幻境地。在老文青怪咖的世界里,时间静止,逻辑抛开,懂的就懂。所以安德逊的电影,爱与不爱,从来分明。

最新作品《腓尼基计划》(The Phoenician Scheme),评价注定两极。把故事背景设定在1950年代,名正言顺继续玩复古美感。用谍战作为包装,写一段父女情仇,与此同时宏观嘲讽寡头政治。似乎有些不同于导演过往作品里的纯真与哀愁,开场飞机失事时骤然上演的一幕残暴血腥,已超越对安德逊的预设。不过,掉落玉米田的Benicio del Toro(贝尼西奥迪托路)啃着玉米捧着肠子,公告天下自己第六度坠机死里逃生,犹如九命怪猫的人物设定,却又十分安德逊。

另类公路电影模式

贝尼西奥迪托路诠释掌控全球经济命脉的首富安纳托贾贾寇达(Zsa-zsa Korda),屡次遭受暗杀依然顽强存活。某日突然决定召回已成修女的的长女莉丝儿当继承人,以确保自己他日若遇害,福泽子孙百年的沙漠工程“腓尼基计划”得以继续。其后带着莉丝儿和呆萌的昆虫学家教约恩,一起飞往各处逐一约见合作伙伴展开谈判。三人上路,开启了另类公路电影模式……边看边领会为何韦斯安德逊在康城影展上说,作品灵感来自贝尼西奥迪托路的脸。他确实有张耐人寻味的脸,纵无表情也充满了故事性。

电影里最精彩的是几段谈判拉锯,看似不符合逻辑却又能自圆其说,很安德逊风格。(互联网)
电影里最精彩的是几段谈判拉锯,看似不符合逻辑却又能自圆其说,很安德逊风格。(互联网)

寇达这号人物狡黠冷酷,魅力独特,在谈判桌上毫无身段,极尽操弄欺瞒恐吓,或诱之以利,或动之以情,连婚姻也可贩卖,偏偏看来都出于真心实意。和安德逊所有电影里的主角一样,寇达有着一段惨烈过去。孤苦童年确立计算一切的人生观,没有护照没有国籍,自我放逐不受律法规范,谁也奈何不了他。而既然至亲负我,我便负天下人,对待妻子孩子无情无义也理所当然。

父女关系是《腓尼基》的情感核心。各自站在道德天平两端的父女,却在相处中被对方潜移默化。说穿了大家不过同为天涯寂寞人,两颗心逐渐靠近再正常不过。24岁的Mia Threapleton(米亚薛波顿)首度当女主角,与前辈们对戏不逊色。殊不知她竟是英伦影后Kate Winslet(凯蒂温丝乐)的女儿,无怪乎看她总觉有几分熟悉感。演戏这件事,最关键的不是努力而是天赋。一身纯白修女服,成了最亮眼的一道风景。手持珠光宝气的念珠,喝着酒抽着烟斗藏着匕首,说一心向主,怜悯世人,但落入红尘,难以自持人性尽显,满满的讽刺意味。

Michael Cera(迈克尔塞拉)口操浓重的欧洲口音,捧着一箱手榴弹陪同谈判,对薛波顿痴心一片,像个怪咖痴汉但之后又呈现反差形象,迷人呆萌又带着怪异喜感,我能理解为何人人都爱他。但我心中最爱始终是安德逊电影里的“吉祥物”Bill Murray(比尔默里),比尔回归,出场不多但很有趣。明星们就爱陪着安德逊一起玩,找来Benedict Cumberbatch(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Tom Hanks(汤姆汉克斯)、Bryan Cranston(布莱恩科兰斯顿)、Scarlett Johansson(丝佳丽约翰逊)等当主角的谈判对手。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压轴出场,顶着大胡子像极了俄国寡头。(互联网)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压轴出场,顶着大胡子像极了俄国寡头。(互联网)

大明星志在参与

大明星戏份不计,志在参与,重点是他们的确乐在其中。权势滔天的掌权者,谈判时个个像小学生打打闹闹,呃,是不是很有既视感?假若现实如同电影一样,吵一架打一顿就能让劳工免受剥削,世界不再有饥荒,地球从此和平安乐,多好。

电影里死神如影随形,56岁的安德逊终于直视死亡命题。主角每每濒临死亡,随即堕入黑白情境上演神之审判。或回到孩童年代亲人相见不相识,或剖开野兽肚里涌出数不尽的金币,或为自己的罪无可恕作终极论辩,如梦似幻,不知怎的总感觉文青大导老了、累了,虽未至于大彻大悟,却对人生有一番体悟。所以看电影结局,已不感意外。人一生所求,不过简单,机关算尽,走到尽头,便放下吧,拼过了,尽力了,再无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