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新声
可通过爱奇艺国际站应用或iq.com观看,每周五晚上6时更新
音乐无国界,因为情感是相通的,即使听不懂歌词的具体含义,仅凭歌手的演绎与旋律也能被触动。
有别于一般中国音乐综艺,《亚洲新声》的定位是亚洲首档跨国歌手文化交流节目,以“后浪奔涌,新声可畏”为主题,将音综的舞台从摄影棚搬到海上的游轮甲板。来自亚洲不同城市的新声代实力歌手,在“新声召集人”张靓颖、各赛区飞行嘉宾,以及专业音乐人的见证与指导下,展开一轮又一轮的对战,最终将诞生新一代“亚洲歌王/歌后”。
节目首创游轮巡演与跨国竞演模式,亚洲各地的新生代歌手踏上游轮的舞台比拼,每到一个城市会决出一位歌王/歌后。游轮从中国上海起航,途经日本冲绳、越南下龙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巴生和香港。
本地歌手音乐人参与
“新声召集人”张靓颖和“新声护航员”尤长靖全程参与节目录制,担任飞行嘉宾的个别赛区“新声见证人”则有工藤静香(日本)、蔡健雅(新加坡)、苏有朋(越南)和林志颖(马来西亚)等。长达约一个月的竞演之旅,参与者还须克服晕船、低温和大风等不可控因素。
第一期,游轮驶到日本冲绳开启揭幕战,英国流行小天后Jessie J(婕西·J)担任“新声启航人”,张信哲是“新声见证人”。六位中国新生代歌手周菲戈、爱新觉罗.媚、潘虹、王泓昊、杨润泽和可楼,对战六位来自亚洲不同城市的歌手,包括泰国的三人组合小巷男孩(Soilboy)和佛乐华(Flower.far)、马来西亚歌手阿木沙(Amsyar Leee)、哈萨克斯坦“铁肺少女”丹妮莉娅(Daneliya)、日本新一代歌姬中林芽依,以及《蒙古好声音》冠军大海。
第一位自告奋勇出场的是周菲戈,他献唱《这样很好》后,小巷男孩以抢麦方式挑战。对战成绩由张靓颖、Jessie J、张信哲,以及在线上实时观看演出的21位知名音乐人评审投票决定,其中包括新加坡的李伟菘、许环良和Kenn C。
最后,周菲戈获得21票,小巷男孩获得三票。陆续登场的中国代表为王泓昊、爱新觉罗·媚、可楼、杨润泽和潘虹,分别对上丹妮莉娅、佛乐华、大海、阿木沙和中林芽依。这一站的歌王是阿木沙。
马来歌手阿木沙以空灵高亢的嗓音演绎“Cinta”,让大家惊艳,并因此赢得“马国周深”的美名。大海深情演唱蒙古语歌曲《我爱我的父亲》,唱出对父亲的思念。观众未必听得懂这两首作品的歌词,但阿木沙和大海唱出真挚的情感,依旧打动不少观众。
探索各城市文化
除了竞演部分,节目还加入不同文化碰撞融合的元素。游轮到达一些城市时,张靓颖和参赛歌手会下船走访名胜地,探索当地文化,节目给予这个环节不小的篇幅。像第四期来到新加坡,张靓颖、飞行嘉宾蔡健雅,以及几位参赛歌手在狮城趴趴走,还到了李伟菘音乐学校和娘惹博物馆。张靓颖和蔡健雅早前在本地录制时,也被拍到在克拉码头与街头音乐组合Cloud & Party(云海派对)一起即兴演唱。
老实说,一开始对几位新生代歌手不熟悉,但慢慢地发现他们各有所长,性格和演唱风格也鲜明。四期节目下来,歌手之间较劲意味不强,虽然有比拼投票环节,但舞台的氛围有别于一般竞技类音综或选秀节目,站上舞台的歌手们更像是在互相切磋交流。
张靓颖和其他星级“见证人”的点评也十分中肯,不为哗众取宠,也没有毒舌,评语往往能一针见血点出参赛者问题所在,有助歌手们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