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怪物
可通过YouTube观看

让外国人来为难外国人最恰当不过了,因为知己知彼,外国人最知道外国人的弱点。

《中文怪物》是由旅居台湾的法国网红“酷的梦”自资500万台币(约21万新元)制作的网络实境节目,邀请100名外国人参赛(包括网红、学生和自媒体工作者等),考验他们的中文能力,最后的赢家可以捧回30万台币(约1万3000新元)。节目共六集,推出后点击量屡创新高,在网络引发不少话题

之前看台湾的综艺节目《WTO姐妹会》,见识了在台湾生活的外国人说华语的能力,而《中文怪物》不只考验说华语,还有声调、听力、理解和反应能力。参赛者的表现让我相当佩服,因为有些题目,连我都觉得难。

第一集节目考验的是声调,参赛者必须为指定句子里的字标出声调。这对许多外国人来说是致命伤,难怪参赛者们都哀嚎:“完蛋了!”更残酷的是,淘汰率是百分之五十,也就是说第一集就有50人要收拾包袱回家去。

节目的淘汰率高,第一集节目中就有一半的人收拾包袱回家。(互联网)
节目的淘汰率高,第一集节目中就有一半的人收拾包袱回家。(互联网)

参赛者尽显真实个性

除了题目和赛制,节目更精彩的是,让观众看到参赛者的真实个性,他们当中有人充满自信,有的斗志满满,还有人……有点自私。

延伸阅读

网红直播主遭“干爹”弃尸山林 网议巨额打赏陷阱
网红直播主遭“干爹”弃尸山林 网议巨额打赏陷阱
曹国辉一男战多女抢“金钟奖”
曹国辉一男战多女抢“金钟奖”

第二集考的是听力和理解,比赛由五个组长带领各自的队员闯关,每答对一题,就可以让一个人晋级。究竟要让表现最好的人过关,还是把他们留下来继续答题?要不要让比较差的队员先晋级,保送他们过关?真是让队长们为难,也颇考验人性。

过程中竟然有没什么贡献的队员主动要求晋级,让其他队员十分傻眼和不满。而来自波兰的队长安娜,早早就“抛弃”队员,选择让自己晋级,也令众人讶异。另一名队长狄伯仁,则选择把队友一个一个送出,看得大家都着急,并催促他让自己晋级、两个队长的表现大不相同,相当有趣。

节目还有不少实境节目惯用的节目效果,例如让参赛者之间互相批评,闹不和,制造紧绷的氛围和可看性,不要太认真看待,还是蛮有娱乐性的。

参赛者在第一集中须要标出考题中的声调,让他们感到吃力。(互联网)
参赛者在第一集中须要标出考题中的声调,让他们感到吃力。(互联网)

沈春华输给参赛者

第四集节目出动了资深主播沈春华、喜剧演员曾博恩、语言治疗师宝尼,以及网红黄大谦,让他们与参赛者们较量,相当有噱头。

这一轮考的是听力,猜测短片中被消音的句子。说实在的,考题都相当难猜,但让人意外的是,参赛者们的表现不比嘉宾逊色,连沈春华都输了。

但其实题目中的华语南腔北调,有广告歌曲,还有外国人唱歌,就如沈春华说的,根本不是在考语文,嘉宾们可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酷的梦(中)邀请黄大谦(左起)、宝尼、沈春华和博恩担任嘉宾。(互联网)
酷的梦(中)邀请黄大谦(左起)、宝尼、沈春华和博恩担任嘉宾。(互联网)

“酷的梦”会多国语言

网红“酷的梦”本名Richard Quentin Paul Camille,他在法国出生,会说英语、韩语和华语。

他18岁就开始打工,在伦敦酒店当实习生,后来到韩国留学,韩语说得很道地。他目前在台湾生活,说着一口流利华语。他在2017年开设“酷的梦”(Ku’s Dream)频道,介绍台湾、法国及美国的美食、文化和景点,频道目前拥有超过200万订阅者。

“酷的梦”说,推出《中文怪物》节目不仅是想制造娱乐效果,也希望借由节目让更多外国人对中文和台湾文化产生兴趣,同时也希望观众透过比赛,看见外国参赛者为了学习中文所付出的努力。

酷的梦(前)自资拍摄实境节目《中文怪物》。(互联网)
酷的梦(前)自资拍摄实境节目《中文怪物》。(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