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的新加坡独立片导演兼编剧吴颖胜,偕29岁演员兼电影人吴思蕾,投掷2万8000元租下退役新捷运巴士,花两天时间拍摄五集跨越新加坡数十年历史的短片“Route 65”。

这部短片是SG60“Our Singapore, Our Stories”计划的一部分,由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IMDA)支持,新加坡独立制片协会(AIPRO)策划与赞助。短片已在sgstory.sg网站及抖音平台上架。

导演吴颖胜说,他们用了2万8000元租下退役巴士。(吴思蕾提供)
导演吴颖胜说,他们用了2万8000元租下退役巴士。(吴思蕾提供)

故事从1970年代开始讲起,通过主人翁乘搭巴士的旅途中所见所闻,介绍新加坡不同时代的人物,让观众了解新加坡在各个年代所发生的小故事和大事件,包括讲华语运动、地铁开通、金融风暴、沙斯(SARS)疫情,也会提到建国总理李光耀。影片取名“Route 65”,65除了是巴士路线号码,也是新加坡建国年份,同时又是新加坡的国际电话区号,别具意义。

吴颖胜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透露,他必须在资源有限和客观因素条件匮乏的情况下遇穷则变。“我们无法在现役公共巴士上拍摄,所以必须租用退役巴士。这辆退役巴士已被私人公司购买,用来载送工人或供人租借。我们制定了一条路线,然后让巴士缓缓行驶,在两天内把戏拍完。”

“Route 65”全片都在一部租来的退役巴士上拍摄,摄影师得稳住双手避免镜头晃动。(吴颖胜提供)
“Route 65”全片都在一部租来的退役巴士上拍摄,摄影师得稳住双手避免镜头晃动。(吴颖胜提供)

在巴士上拍摄有难度

吴颖胜透露,在巴士上的狭小空间拍电影,面对一定难度。“我们事先跟司机说好大概的路线,他必须以四五十公里的时速,在非繁忙时段的马路及高速公路上绕驶,每圈大致20至30分钟左右。最重要的是尽量平稳驾驶,确保画面不会晃动得太厉害。因为空间狭小,很难摆放支架,摄影师大都得架着摄影机或躺着拍。每次遇到红绿灯巴士停下,我们也得暂停拍摄,以确保画面可以合理衔接。”

延伸阅读

遗憾未能完成两件事 电影人吴思蕾拍短片忆亡父
遗憾未能完成两件事 电影人吴思蕾拍短片忆亡父
欲当“狮城甄子丹” 年轻演员自费拍动作短片
欲当“狮城甄子丹” 年轻演员自费拍动作短片

导演兼职当补习老师

影片制作费由AIPRO资助80%,预算足够,参与的演员也都有酬劳可领,吴颖胜说,这样能确保本地电影工业得以生存。

在行驶中的巴士上拍摄,有一定难度。(吴颖胜提供)
在行驶中的巴士上拍摄,有一定难度。(吴颖胜提供)

吴颖胜曾拍摄超过15部短片,其中一些作品曾获多个海内外电影节及比赛提名。除了编导的全职工作外,吴颖胜也是一名兼职网教补习老师,但拍片和写剧本始终是他的最爱。他希望接下来能够构思一部关于本地方言,类似《乐来越爱你》(La La Land)的音乐剧影片。

本地独立影人吴思蕾(右)首次以演员兼制作人身份与吴颖胜合作。(吴思蕾提供)
本地独立影人吴思蕾(右)首次以演员兼制作人身份与吴颖胜合作。(吴思蕾提供)

吴思蕾在“Route 65”担任一角,她之前也曾拍摄短片,像不久前关于亡父的20分钟短片《旅行的意义》便出自她手。这次也是她首次以演员兼制作人的身份与吴颖胜合作。除了“Route 65”,她近期还参与新传媒联合Viddsee推出的热播竖屏迷你剧《阿嫲有点杀气》。

想观看“Route 65”及其他本地短片的公众,可上网sgstory.sg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