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蜂尼亚
Bugonia(NC16)
娱乐性★★★★/艺术性★★
故事:两名表兄弟泰迪(Jesse Plemons杰西普莱蒙饰)和唐(Aidan Delbis艾丹德尔比思饰),深信制药界女执行长蜜雪儿(Emma Stone艾玛史东饰)是企图摧毁地球的外星异种。两人把她锁在地下室,在这段囚禁期间,双方展开了疯狂而激烈的对峙。本片改编自2003年韩国导演张俊焕(Jang Joon-hwan)2003年执导的电影《拯救绿色星球!》(Save the Green Planet)。
钟雁龄:黑色幽默预示 人类终必自取消亡
韩原版《拯救》是当年韩国经典邪片之一,该片结合科幻、动作、爱情、侦探和悬疑等多种元素,浮夸中笼罩灰暗与绝望,暗喻现实社会中人性的险恶。
时隔22年,本来就暗黑的题材交到希腊实验性导演Yorgos Lanthimos(约戈斯兰西莫斯)手上,把黑色幽默风格挥洒淋漓的他,继续在《暴蜂》展示标志性的荒谬残酷、阴冷血腥和虚无幽默,让如箭在弦的绑架对峙,充满戏剧张力。一轮轮又压迫又紧张又同情又搞笑又残虐的过山车情绪后,那些血肉横飞爆点更显惊心动魄。
影片探讨人类进化历程中的不长进,以及最终走向自取灭亡绝路的不可逆转。人类作为高智慧灵长物种,总一再举枪扫射自己的脚。
如果说当年的《拯救》是一次天马行空的寓言电影,《暴蜂》在今时今日更像预言成真的纪录片。我们曾有过机会自我救赎,但作为有缺陷的物种,始终重蹈覆辙。科技时代进步的同时,性灵进化方面却始终走两步退三步,让我们成为地球最剥削最糟糕的住客。
影片也让我想起2008年Keanu Reeves(奇洛李维斯)主演的科幻片《地球停转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他同样化身外星观察员,痛批人类的罪恶本性。外星人以捍卫宇宙和平为己任,为拯救地球,决定消灭不断破坏地球的人类。
《暴蜂》故事虽不算原创,但执行上却去得更尽。看到电影最后,我忍不住拍手,影片的结局太完美。加上全片以高画质的VistaVision 35mm传统胶卷拍摄,有一种类似舞台剧的细节质感,这只有大银幕才能给予的视觉享受。
我喜欢《暴蜂》编剧Will Tracy(威尔特雷西)解释英文片名“Bugonia”的意思:那是古希腊的一种信仰,认为蜜蜂从牛的尸体中自然产生。
寓意着一切的腐败消亡,不也正是孕育全新生命和希望的契机?
蔡欣盈:信与疑的角力 理智束缚了想象
一环扣一环,层层铺开,戏里戏外皆然。
韩国导演张俊焕当年看完1990年心理惊悚片《危情十日》(Misery)后,萌生了创作2003年原版《拯救》的念头。《危情》讲述一名作家车祸后被狂热书迷所救,书迷得知他“写死”了最爱的角色,遂将其囚禁,逼他重写故事为角色续命。不过,张俊焕嫌“书迷”角色缺乏心理深度,心想若要拍一部关于绑架的电影,就要从绑匪的视角出发,于是有了《拯救》的脉络。
电影在2020年敲定翻拍美国版,原定由张俊焕亲自执导,但他后来因健康因素退出,接棒的怪才导演Lanthimos成了一个出乎意料,却格外契合的选择。《暴蜂尼亚》是Lanthimos继《真宠》(The Favourite)之后,第二部并非由他原创构思的剧本。他御用的影后Emma Stone和影帝Jesse Plemons担纲本片主角。
戏里,Stone饰演大型制药公司的掌舵人,Plemons则化身一个深陷阴谋论的养蜂人,他坚信她其实是伪装成人类的外星人。一次绑架事件由此展开,环环相扣,牵引出一段怪诞的故事。
随着剧情推进,观众在“信”与“疑”、“真”与“幻”之间不断摇摆,透过Plemons角色的视角看世界,却本能地排斥他的说法,并在“抽象的危机”与“逻辑的安全感”之间,让理智束缚了想象,太快地作出判断,选择了安全的想法。银幕上的对决,其实也是观众与说故事者的角力。
若没看过原版,也许会觉得结尾转得太快,一时间会冒出“科幻版皇母娘娘”的念头。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部电影由头至尾让人痛快。
谁是万恶之首?很多时候,我们心里已清楚。(英语对白,附中英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