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为“抢企业”而在去年成立的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简称引进办),至今已吸引约30家国际大型企业落户香港,未来数年将在香港投资逾300亿港元(约52亿新元)。不过,有受访学者认为,外企是否已恢复赴港投资仍待观察。
《香港国安法》三年前实施后,不少欧美企业先后撤离香港。有鉴于此,香港特首李家超去年在首份《施政报告》中宣布成立引进办,由财政司司长领导,专责从世界各地吸引具代表性和高潜力的企业赴港。
引进办周三(10月4日)宣布,至今有约30家企业计划到香港发展或扩展业务。引进办同天举办“重点企业伙伴启动礼”,与首批20家在香港落户或扩充业务的重点企业举行签字仪式。
这20家重点企业中,仅四家来自海外,其中一家来自英国、三家美国,其余均来自中国大陆,包括华为、美团、联想、京东等。引进办说,这批公司大部分会在香港设研发中心或区域业务总部。
李家超在活动上致辞时指出,这些企业将在香港投资超过300亿港元,创造约一万个科研和管理职位。他强调,在中国大陆“十四五”规划的支持下,香港是中国大陆与海外企业之间非常活跃的桥梁,港府会积极促进企业拓展业务。从土地到员工签证申请和子女教育,引进办会提供一站式便利服务,满足企业的需求。
中国大陆联想集团方案服务业务集团总裁黄建恒说,考虑到香港以广东话为母语,计划在港成立集团的首个专项创科中心,研发粤语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集团也会在香港投资初创企业,并与大专院校合作培训人才。
来自美国的圣诺医药计划在香港聘请150人,集团首席财务官叶永基说,目前已在科学园设科研中心,预计投资3000万美元(约4110万新元)至4000万美元,另正与港府洽商在落马洲河套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设生产基地,投资4000万美元至5000万美元,预料在2025年落成。
近年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的外国跨国公司数量一直下降。港府这次引进约30家重点企业,引起媒体热议。
香港《经济日报》星期四披露,新能源车是大势所趋,据悉,A股市值近万亿元人民币的宁德时代及汽车智能芯片企业地平线,皆有意赴港落户,但都不在这次首批公布之列。消息人士认为,这些企业都对港有兴趣,“好消息相信陆续有来”。
不过,《明报》星期四(5日)的一篇评论文章指出,20家企业中有四家来自美国和英国,包括英国的阿斯利康,美国的圣诺医药、EDIRNA及RNAimmune,全属生物科技公司。文章认为,美国国内的对华“鹰派”正推动美国政府将制裁范围扩大至生物科技,一旦成功,会对香港发展生物科技带来何种影响,现在仍难以定论。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亚太工商研究所名誉教研学人李兆波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香港这次引进的国际大型企业,约八成来自中国大陆,反映欧美资本对香港的投资前景仍存疑。香港是否已恢复昔日“超级联系人”的角色,仍要拭目以待。
李兆波说,据他了解,近年很多外企已离开香港,一些本来做外企生意的律师行也要缩减规模。他认为港府应该把政治氛围放松一些,2019年反修例事件的相关案件也要早点了结,好让香港重新上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