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25年,美国独特论(America Exceptionalism)或许成为市场上最一致共识的观点之一。 随着特朗普重掌政权,市场憧憬今年初走向童话故事中“金发女孩”的恰到好处情境,迎来众多利好因素,例如放宽监管、企业和消费者乐观情绪好转,以及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等。

美国制造业持续增长期或会为美国带来蓬勃机遇,但这不代表应该忽视世界其他国家。事实上,考虑到机遇及各种因素,我们认为中国十分有利于做多/做空(long/short)投资策略取得丰硕成果。

我们预计今年迎来市场剧烈波荡,但同时机遇处处。在中国国内,房地产及制造业周期即将迎来关键的转折点,预示经济转型及金融体系去风险化有望取得积极进展,进而对资本市场带来根本的影响,尽管地缘政治风险料加剧,中国股市也有可能获重新评级。

纵观房地产周期,房地产投资虽然预计进一步放缓,这反而可能加快消化住房库存的吸收,从而减少供应,因此提高房地产价值。所以一线城市二手市场的高频数据是重要指标,自2024年9月起呈现显著的强劲表现。

我们预计,只要二手市场保持在当前的水平,且政府采购计划更见奏效,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的库存将在今年下半年重返正常水平。 这可能有助于明年房价更趋稳定,投资温和回升。 近期公布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置换方案,或将进一步缓解市场对平台债务风险的忧虑,并为地方政府支出提供适度支持。

延伸阅读

经济不景气 中国压岁红包行情缩水
经济不景气 中国压岁红包行情缩水
习近平:今年要防范化解外部冲击 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习近平:今年要防范化解外部冲击 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制造业周期抵销房地产市场崩跌的影响,却同时导致产能过剩问题及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转弱。 例如,工业产能扩张在2022年开始超越产值,拖累PPI在2023年转负,这种情况更持续至2024年11月。 这损害工业企业的利润率及盈利能力。此外,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11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9.3%,但名义工业产值增幅仍低于3%。此差距表明了制造业投资可能要调整,才能更紧贴需求增长,从而重新建立可持续的企业利润率。

瑞银O’Connor亚太区主管布拉德肖。(瑞银提供)
瑞银O’Connor亚太区主管布拉德肖。(瑞银提供)

中国政府近期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旨在减慢贷款增长、注重风险管理及控制资本支出增长,可望在今年下半年实现更加可持续的产能扩张。不少指标显示,决策者自2024年第三季起着手合理化,包容降低工业贷款增长的指导、禁止地方政府非法激励企业,以及淘汰现有的低效产能。

我们认为今年必须根据科技及人工智能(AI)周期评估投资部署。中国A股半导体指数自2023年初起落后于iShares半导体ETF,这属于意料之中的趋势,因为主要科技浪潮初期通常围绕着半导体及硬件,往往由美国公司带头。虽然我们仍看好训练及推理需求驱动的图形处理器(GPU)、专用集成电路(ASIC) 及AI网络的需求,但投资者终有一天必须严格审视如此大规模资本支出的投资回报率。

市场料因中美博弈波动 调整投资组合平均风险

手机、眼镜及代理商等能够覆盖大众市场的产品或实体是我们关注的领域,我们相信中国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表现出色,毕竟中国国内人口众多、工程实力强大且较少着重数据隐私敏感度。处于AI投资第二阶段的中国公司也呈现投资价值。尽管面临美国可能增加关税及限制政策等挑战,但我们认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不太可能受阻,尤其是在中国总体贸易顺差显著超过加工贸易顺差的情况下。面对围绕中国宏观环境及国内政策的负面消息,以及持续的熊市,中国企业家继续展现强劲的职业道德,增强我们对中国人民的信心。

瑞银 O’Connor  中国股票多/空策略研究主管覃甲。(瑞银提供)
瑞银 O’Connor  中国股票多/空策略研究主管覃甲。(瑞银提供)

鉴于不同周期的各个阶段及不可预测的因素,今年的格局复杂多变。然而,无论市场结果如何,我们相信,凭借多/空投资策略策略,中国各行各业绽放丰富的超额回报机遇。我们将维持防守型投资组合,直至两个关键事件明朗化为止——特朗普的首轮政策行动以及3月初的两会,随后步入两个月的政策真空期。

随着特朗普政府及中国政府互相博弈,市场预料会极为波动,期间我们继续关注下行风险管理。 预计今年中会得到更明确的数据,反映关税上调对中国市场的影响,以及房地产市场是否趋稳、工业投资是否合理。 随着宏观不确定性减少及市场功能增强,我们计划重新调整投资组合平均增加风险。 作为基本因素驱动的相对价值投资者,我们深信2025年蕴藏超额回报机会。

(作者是瑞银O’Connor亚太区主管布拉德肖(John Bradshaw)及中国股票多/空策略研究主管覃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