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塞尔/北京综合讯)欧洲联盟以保护企业免受不公平待遇为由,限制中国企业参与医疗器械公共采购,双方贸易紧张关系持续。
欧盟委员会星期五(6月20日)在官网发文告称,依据《国际采购工具》调查结论,决定排除中企参与500万欧元(740万新元)以上的医疗器械公共采购项目,并规定中标采购的中国产品比例不得超过50%。
彭博社引述知情官员报道称,欧盟此举将把中企排除在医疗器械领域约60%的公共支出外。限制措施涵盖口罩、扫描仪、医疗机器人等各类医疗设备。
报道称,这是欧盟首次使用《国际采购工具》。该规定2022年生效,旨在促进公共采购市场的互惠准入。
欧盟委员会在文告中说,2015年至2023年期间,中国对欧盟的医疗器械出口增长超过一倍。与此同时,中国87%的医疗设备政府采购合同,对欧盟医疗设备和供应商存在排他性和歧视性的措施做法。
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说:“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为欧盟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我们将继续致力于与中国对话以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星期五在例行记者会上说,欧盟一步步走向保护主义,以“公平竞争”之名行“不公平竞争”之实,是典型的双重标准。欧盟中国商会当天也批评此举不公平且具有歧视性,并表示坚决反对。
庆祝中欧建交50周年的领导人峰会将在下月举行,有关医疗器械采购的争端预计将成为峰会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