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综合讯)为扩大中国国内服务消费,浙江省率先在全省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湖北、广东、江苏和四川等地也在研究或试点实施这项制度。

新华社上星期六(10月11日)从中国教育部门确认,浙江11个地级市已全部发布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相关文件,浙江成为中国首个在全省范围内推进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省份。

春秋假是指在春季和秋季学期中,为中小学生增设有别于寒暑假的短假期。央视新闻报道,杭州2004年起率先在每年4月底实施中小学春假试点,近年移后至5月前后,秋假在10月前后。浙江多数地市今年秋假则都安排在11月,与周末相连形成五天假期。

湖北利川、广东佛山今年分别试点春假和春秋假,江苏、四川等地教育部门则正在研究春秋假相关事宜。

中国商务部等九部门9月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增加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时间。

延伸阅读

中国推19项措施扩大服务消费
中国推19项措施扩大服务消费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高级顾问专家杨宜勇接受《中国经营报》访问时研判,春秋假将有效破解传统“集中消费”模式所带来的固有矛盾,释放错峰需求的增量潜力,三至五年后每年或新增消费约5000亿元人民币(912亿新元)至8000亿元人民币,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至1.66%。

不过,这项制度也引起争议。在中高考压力下,一些家长担忧春秋假耽误孩子学业。此外,双职工家庭本就面临寒暑假“孩子放假、家长上班”的难题,春秋假或进一步加剧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