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综合讯)中国宣布继续暂停对美实施24%关税一年,并停止对美国部分农产品加征最高15%的关税。不过进口美国大豆仍面临13%的关税,成本高于巴西豆,中国市场对美豆的需求预计难以大幅回升。
华盛顿星期二(11月4日)正式发布行政令,下星期一(10日)起把因芬太尼问题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的关税减半至10%后,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星期三(5日)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
公告称,为落实中美经贸磋商达成的成果共识,自下星期一下午1时零1分起,在一年内继续暂停实施24%对美加征关税的税率,保留10%对美加征关税的税率。
中美双方自5月的日内瓦经贸谈判后,以90天为单位,在每轮谈判后不断延长暂停实施对对方加征的24%关税,最近一次暂停期限始于8月12日,将于星期天(9日)到期。
税委会星期三也宣布,自下星期一下午1时01分起,停止对原产于美国的鸡肉、小麦、玉米、棉花加征15%关税;对高粱、大豆、猪肉、牛肉、水产品、水果、蔬菜、乳制品加征10%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30日举行会晤,白宫11月1日公布“特习会”清单,称两国元首达成“历史性”经贸协议,北京作出涉及芬太尼、稀土出口管制、对美国企业实施报复性措施,以及大豆采购等四项承诺。不过中方未立即回应协议具体内容。
路透社星期三引述交易员报道称,中国商家进口美国大豆仍面临13%的关税,使得美豆比巴西大豆更为昂贵。有国际贸易公司交易员预计,关税下调不会带动中国市场对美豆的需求回升。
白宫在“特习会”后称,中国将在今年最后两个月购买至少1200万吨美豆,并在未来三年每年购买至少2500万吨。不过北京尚未确认这些数字,市场密切关注是否会有大规模采购的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