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艺术和做生意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两者其实存在一些共同点。
今年31岁的卓茗敏在2018年创立提供皮拉提(pilates)和瑜伽等健身课程的Mindful Movement公司。她在创业之前的志向是成为全职艺术家,曾在新加坡、台北和纽约参与艺术家驻留计划,教导儿童艺术和英文。
除了艺术,这名年轻创业家也热衷于健身。卓茗敏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艺术家的组织能力一般上都不是最强的,所以要做生意绝对会经历一条学习曲线。但搞艺术和做生意其实有相似之处,两者都是在创造人与人沟通和互动的空间,为生活带来意义。”
本地提供类似健身课程的业者相当多,估计至少有二三十家。至于如何从中脱颖而出,她认为,指导员不只是单方面传授健身技巧,而是要与客户建立关系,帮助他们根据个人进度去学习。包括卓茗敏在内,公司共有三名健身指导员,公司也为想当指导员的人提供培训。
由于在冠病暴发之前都是面对面授课,这场疫情无疑给健身行业造成严重冲击。该公司的生意在疫情期间大受影响,客户数目大减一半。
经由转介,卓茗敏去年到新加坡马来总商会的中小企业中心(SME Centre@SMCCI)求助,向商业顾问了解如何在疫情期间利用数码解决方案。公司后来申请到新加坡企业发展局的津贴,购买专业视讯软件和制定付费网络内容,把授课形式转向线上。
线上健身课只是辅助 不会完全取代实体课程
互联网上免费健身视频层出不穷,为何有人会在线上付费做运动?对此,她说:“我们制定的不是通用的内容,而是针对性地设计合适动作。这需要专人指导和知识,让客户安全地锻炼身体和提升自我健康意识。”
这些指导员与客户建立很好的关系,了解他们的健康问题或受伤部位,因此可让服务更个人化。卓茗敏很感激客户在疫情间给予的支持,阻断措施期间仍吸引到约20人在线上健身。他们大部分是上班族,一般上都是因为居家办公,以致腰酸背痛。
线上健身课在疫情期间受到人们欢迎,但她认为,这不会成为长远趋势,完全取代实体课,最多只能作为辅助。学员在实体课上可以运用专业的健身器材,并有指导员现场纠正姿势,让学习更有效。
我国迈入解封第三阶段时,健身业者可以恢复实体课,但需维持安全距离。这难免影响设有健身室的业者,因为每班可容纳的学员人数有限。有鉴于此,公司现阶段专注于提供私人课程和一对一教学。与此同时,公司继续在线上授课,让客户灵活选择。目前进入高警戒解封第二阶段,健身业者受影响很大。
公司目前是向其他健身室租用空间,但长远而言,还是希望设立属于自己的店面。企业习惯了让员工居家办公,因此看好在邻里租店,以方便客户光顾。对于未来计划,她有意聘请更多健身指导员,并扩大培训指导员的业务。
三年创业经验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卓茗敏笑言,她总是感觉处于起步阶段,不断学习做生意的窍门,如人事管理和寻找合适的伙伴。尽管没有追逐原先的艺术梦想,但她从帮助他人保持健康中找到满足感,促成她创业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