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势论市
董事会成员之间,或董事会与大股东之间,也许为私利或经营理念不同而产生矛盾,但一家上市公司必须对一众小股东负责,
不能因为内部斗争伤害股东的利益。
在持续发酵升温几个星期后,米支付(MC Payment)的控股股东与公司管理层的纷争终于有个了断,公司的小股东总算可以松一口气。
在周三(6月30日)举行的特别股东大会上,控股股东陈积光和他举荐的四人以超过70%的支持率当选董事会成员。
在这一场董事会之战中,米支付创办人古明克全盘皆输,他辞去执行董事和总裁的职务,他掌舵期间受委的另四名董事也一并辞职。虽然为了顺利和完整交接,古明克将留任总裁至12月30日,但估计待新管理层到位后,他可能提早跟公司说再见。
有意思的是,米支付其实刚在今年2月,反向收购视频解决方案供应商慧视科技(Artivision)后借壳上市。古明克当时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谈到,要借集团在区域市场的先行优势、上市的更高知名度和集资渠道,把握区域数码支付市场的巨大商机。
古明克大概没料到,公司上市后知名度是提高了,却因管理权纠纷而爆红。在反向收购中,米支付也“收购”原有大股东陈积光所持有米支付的27%股权。这场纷争的导火线就是陈积光对原董事会的企业治理及诚信失去信心,因此要求撤换所有董事。
当初壮志踌躇带领公司上市,如今却成为一个局外人,不知古明克是否会后悔当初的决定呢?
无论如何,米支付的股东做了一个明确的决定,接下来这家数码支付服务供应公司的发展,就交到陈积光和新团队的手中。
陈积光是豪利控股(Oxley)执行主席兼总裁,在房地产界名气不小,2007年他以“鞋盒”公寓赚到第一个1000万元,接着2010年豪利控股在新加坡交易所挂牌。
他能否凭借在房地产界累积的经验和人脉,带领米支付立足本区域的数码支付市场,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过去两周,在岛国北部的双溪加株(Sungei Kadut)工业区也同时上演一场董事会斗争。
在6月22日开市前,绿科控股(ecoWise Holdings)在新交所网站发文告,文件名称为“双溪加株办公室发生的一起事故”,没想到这起事故有如电视剧情般精彩,也让人啼笑皆非。
文告指出,集团首席执行官李添胜在一个星期前,与他聘请的资讯科技公司Stone Forest人员强行进入公司伺服机室,还换掉伺服机室的锁头。后来,副首席执行官曹世宣赶到场,双方开始对质,李添胜要求已经被他停职的曹世宣离开,后来双方都报了警。
曹世宣接着向董事会禀报,公司这期间无法付款的情况将会严重影响它的营运,也可能导致公司的机密信息泄露。
这份文告由集团首席独立董事余光华发出,也列明内容获得余光华和曹世宣的同意。绿科控股董事会只有三人:李添胜、曹世宣,以及余光华,即出现二对一的局面。
耐人寻味的是,身为董事会主席的李添胜并没有在新交所发文告回应,而是发公开信表示对公司最近在财报所列的几宗交易有疑问,也对曹世宣的管理有些担忧,包括一些交易在未获董事会批准便已进行。
根据《联合早报》获得的一份文件,董事会甚至在6月26日终止了李添胜的首席执行官职务,但并未在新交所发布相关人事消息。
事态发展引起新交所监管公司(SGX RegCo)关注,它发出遵循通知(Notice of Compliance)要求绿科委任至少两名新的独立董事,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以及委任的法定审计公司审计2021财年上半年的财报。
本周二,绿科控股董事会做出回应,披露已让所有停职员工复职,包括李添胜和曹世宣,以确保公司日常营运和利益不受影响。公司也将实施额外措施,直到监管公司所有指示圆满完成。
董事会陷入僵局 最苦的是无辜小股东
同为公司创办人,与古明克相比,李添胜算是稳住了大局。
成立于1979年的绿科控股是一家资源再生和环境解决方案公司,李添胜是联合创办人,持股26%的他是公司最大的股东。按照他的说法,他致力于推动公司未来成功发展,他的个人利益与股东一致。
至于曹世宣,根据彭博社资料,他是在2017年底加入公司,后来也加入董事会成为执行董事。过去三四年来,双方的合作关系估计是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才导致公司落得如此局面?
董事会陷入僵局,最苦的是无辜小股东。
米支付的股价近来经历大波动,好在当陈积光等人当选后,股票隔天(7月1日)恢复交易时大涨15%;绿科则是从6月18日开始停牌,至今还未恢复交易。
董事会成员之间,或董事会与大股东之间,也许为私利或经营理念不同而产生矛盾,但一家上市公司必须对一众小股东负责,不能因为内部斗争伤害股东的利益。
在一些小型凯利板公司,独立董事更应该积极扮演监督管理层的角色。这些董事会一般规模小,只有三五人,包括了公司创办人和总裁等。他们一般十分熟悉公司运作,也能左右公司的发展方向。
因此,代表小股东利益的独立董事必须能够挑战管理层的思维,确定企业策略无误,也要有能力评估管理人员的表现是否达标。他们必须要有独立判断,不应该受到管理层或大股东的控制。
在必要时候,独立董事也应主动站出来为股东说明纠纷的来龙去脉,帮他们厘清孰是孰非。
这类纠纷很多时候都得靠举行特别股东大会来解决,争执两方以各种方式争取小股东的支持。
其实,小股东买一家公司的股票,最纯粹的目的就是赚取投资回报,谁都不想成为两派阵营赌桌上的筹码,既浪费自己的时间精力,也耽误公司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