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循财说,一些中小企业反映政府援助计划的申请程序过于复杂,当局将加以改善,进一步简化这些程序。政府将在全岛设立11个中小企业中心,有需要的企业可以前往中心寻求援助。
政府在每年预算案中给予中小企业最多援助,但这些资金往往没有用尽,财政部长黄循财因此呼吁本地商家积极申请援助计划并善用措施。
黄循财在昨天(3月28日)举行的《联合早报》预算案商业论坛上透露,中小企业是每年预算案企业援助计划下的最大获益者。若根据企业收入来计算,较小企业得到的政府津贴是较大企业的12倍。
他说:“每年预算案我们都会拨出一些资金来帮助中小企业,可是通常都没用完这些资金。中小企业对这些计划的申请率没有预期那么高。政府接下来将和商会商团紧密合作,鼓励企业积极申请,好好利用这些不同的计划。”
黄循财坦言,一些中小企业反映政府援助计划的申请程序过于复杂,当局将加以改善,进一步简化这些程序。
他也指出,政府在全岛设立11个中小企业中心,有需要的企业可以前往中心寻求援助。“我希望通过这些不同的努力,今年可以破纪录,达到最高的申请率。如果拨出的资金都用完,下次我很乐意拨出更多资金来帮助中小企业。”
黄循财举例,如果中小企业要进行一项总值1万元的提升生产力项目,可申请政府援助计划,最终支付的费用减少到300元。
刘燕玲吁中小企扩大顾客群
贸工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政务部长刘燕玲也参与了昨天的对话会。她呼吁中小企业扩大顾客群,不只通过线上线下,也可以加入政府邻里购物券计划。
刘燕玲透露,第一轮邻里购物券计划启动后,短短三个月内领取购物券的家户多达112万个,加入计划的商家和小贩超过了1万5000个,消费金额逾7200万元。第二轮的邻里购物券计划将在5月启动。她也指出,本地商会商团在企业和政府之间扮演重要的角色,不但促进各个行业的发展,也推动商业之间合作,并探索国内外的商机。
刘燕玲说:“商会商团代表了新加坡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商会商团要以身作则,起着示范和带头的作用,带领中小企业朝向数码化转型、提高生产力和提高竞争力。”
有鉴于此,政府在这一轮预算案中借助三个计划提升商会商团的能力,协助它们采纳数码化和培养领导人。
对话会的商界代表是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高泉庆、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主席林明彦、中小企业商会会长王腾忆,以及大华银行集团首席经济师全德健。
推出“蔬食”产品 推动食品业发展
新加坡食品厂商联合会永久名誉会长白毅柏在问答环节提问,政府如何帮助食品制造商提高竞争力。
刘燕玲指出,本地食品业可抓紧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增长机遇,例如“蔬食”(plant-based)产品的市场庞大,贸工部和新加坡企业发展局将在这方面与食品制造业紧密合作来推动发展。
这场论坛的主要赞助机构是大华银行,场地合作伙伴是鹏瑞利集团和首都剧院。
2022年财政预算案很有前瞻性,考虑周全也很实在,具有包容性和爱心,考虑到人口老龄化、气候变化等长远重要课题,同时也关注冠病疫情、通货膨胀、缓解贫富差距等中短期的挑战。另一方面,有些中小企业反映今年的预算案对眼前的挑战如员工短缺、营业成本高涨等帮助不大。在中华总商会举办的一场财政预算案研讨会上,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有75%参与调查的中小企业表示预算案对它们只有小程度的帮助。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高泉庆
新加坡定下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愿望,也有一系列措施,包括提高碳税和制定长期的低排放战略。对许多中小企业,包括交通业和物流业者来说,它们非常担心长期能源成本的提升,因为它们的能源主要是由国家电网所提供的,它们自己能控制的东西不多。
——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主席林明彦
企业面对成本压力,它们没有办法,一定得调高价钱。其实企业这几年可以转型的转型了,可以数码化的也数码化了,可是它们前面的这条路却不单是成本高涨,还面对外劳的挑战,以及接下来贷款利率的上扬。虽然疫情缓和使得情况较为乐观,也感谢政府上周宣布放宽措施和开放边境,对企业会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企业面对当前大环境,俄乌冲突也有不小的影响。
——中小企业商会会长王腾忆
在我们采取累进式的税率制度,强化社会契约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到今年预算案所释放的信息,对一个外国投资者和外国企业来看新加坡时,会不会觉得我们对外国企业没那么友善了,因为我们要提高税收,包括个人所得税,这会不会让外国人误读我们要释放的信息。
——大华银行集团首席经济师全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