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全球复苏同步 我国4月制造业PMI略升至50.3

字体大小:

全球贸易与制造业持续复苏,我国整体制造业和电子业在4月份都加速扩张,不过业者持续面对成本上涨和供应链中断的挑战。

新加坡采购与物流管理学院(SIPMM)昨天(5月4日)发布最新的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显示,我国整体制造业PMI连续扩张22个月,在4月达到50.3,比前一个月上升0.2,略微逆转了之前连续三个月增长放缓的疲态。当中,4月份电子业PMI也上升0.3至50.7。

PMI在50以上意味着领域处于扩张状态,50点以下则反映萎缩状态。

报告指出,4月的制造业PMI加速扩张,主要是因为新订单、新出口、工厂产出和就业加速扩张,以及库存的萎缩速度放缓。另一方面,投入品价格增速提高,订单积压的情况略微恶化,供应商交付的速度也放慢。

新加坡采购与物流管理学院副总裁傅慧玲说,尽管全球市场面对一些挑战,最新的PMI上扬,对制造业来说是个好兆头。她说,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似乎看不到尽头,本地制造商越来越担心能源成本上涨、供应中断和通货膨胀问题。

虽受疫情及俄乌战争影响 分析师看好制造业前景

华侨银行首席经济师林秀心指出,我国制造业和电子业的供应商交付指数进一步下滑至50.1和49.6,这表示供应链问题尚未解决。制造业和电子业的订单积压指数则进一步上升至50.3和50.9。

“此外,制造业的投入品价格指数上升至52.1,达到2013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当中电子业的投入品价格指数也从52.3升至52.5,意味着输入型通胀仍是个挑战,尤其是在能源价格持续高涨的情况下。”

经济师指出,即使全球需求稳定,考虑到中国目前因冠病疫情采取的封锁策略及乌克兰战争,制造商可能会面对更多供应方面的挑战,以及承受价格压力。

巴克莱银行经济师陈光陞受访时说,中国封锁导致需求和供应链受影响,这可能会对本区域近期的制造业活动造成压力,包括新加坡。尽管如此,他预期需求不受影响,将支撑我国制造业下来的表现。

大华银行经济师颜圣充也关注,在冠病疫情和地缘政治紧张影响下,供应链中断的风险越来越显著,油价高涨推高投入品价格指数,进而加剧未来几个月的通胀风险。总体而言,他预期我国制造业今年可增长4%。尽管去年的比较基础较高,但今年的全球贸易活动料保持活跃,为制造业前景提供支撑。

林秀心维持今年制造业增长3.5%的预测,今年第一季取得良好开端后,第二季增长势头可能放缓,尤其因为去年5月至8月的比较基础较高。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