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来谈”栏目邀请积极转型的本地商会和会员,让他们分享转型的心路历程。本文访问了新加坡纺织服饰商会会长和会员,了解这个协会如何根据业界的演变推动可持续发展,协助会员应对消费趋势的改变。
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时装是许多消费者的购物首选,但这类时装的生产成本高于一般时装。
新加坡纺织服饰商会会长张伟雄(43岁)认为,业者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市场定位,提供具有价值的优质时装。
保护环境不再限于直接的节能减排方式,任何可以减少间接导致环境受污染或加大碳排放量的事物,都有助于环保。一件衣服看似对环境无害,但若染布的染料废水没有经过妥善处理就排入沟渠或大自然,将对环境造成污染。
近年来越来越多消费者意识到不良时装业者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而逐渐偏向于购买使用可持续发展布料和生产方式的衣服。注重环保的时装设计师或制衣厂,会先了解布料和配件供应商的生产过程之后才采购,但是这类原料的价格较高,以致成衣的售价难以同大量生产的廉价衣服竞争。
新加坡纺织服饰商会(Textile and Fashion Federation,简称TaFF)在去年11月推出时装可持续发展计划(Fashion Sustainability Programme),会长张伟雄建议业者走较高档路线,吸引注重质量和环保的消费者。
他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我认为新加坡品牌或企业若要在廉价成衣市场中竞争,将很难取胜。所以我们应该探讨如何以可持续发展为市场定位,以此作为竞争优势,而不是只在价格上竞争,因为市场总会有其他更便宜的产品选择。”
创新技术如抗菌布料也可以是本地业者考虑的原料,针对特定消费群提供较特别产品,他认为这是提升产品价值的好方法。
“新加坡纺织服饰商会能为我们的会员提供相关资源和知识,协助他们建立这项竞争优势。”
会员可从商会的官方网站上获得可持续发展原料供应商的名单,还能追踪可持续发展粘胶纤维(Viscose fibre)的供应链路线。
上创新培训课程 了解与改善业务弱点
冠病疫情在全球引发的多项封控和社交距离措施直接冲击零售业,本地时装零售业者也难逃厄运,当中不少了解到建立业务韧力的重要性,而报名参加商会开办的创新培训课程The Bridge Fashion Innovator(简称TBFI),了解自己公司业务的弱点并加以改善。
张伟雄指出,这项计划的培训对象原本是为须加强经营知识的起步公司而设,目的是协助这些公司改良经营模式,扩大业务规模。冠病疫情让许多业者重新审视公司应对困难时期的能力,并从危机中把握商机,这包括在网上销售,以及扩大供应来源。
他说,业者必须采用实体店和网络的多渠道销售方式,而且必须擅长经营线上和线下生意。商会设置的购物网站OneOrchard.store销售95个会员品牌的产品,商会位于乌节路的Design Orchard则展示100个会员品牌的产品。
除了生意受疫情影响,不少业者的原料和商品供应也中断,尤其是来自中国的商品,因此扩大供应来源非常重要。
张伟雄认为,作为一个商会,TAFF希望能协助整个时装业的各类业者,把大家集结起来,让他们互相联系交流,创造合作机会。
“这些都是会员可继续探寻并用于自己生意的资源。这不是只专注于时装品牌业者或设计师的商会,而是一个能把整个生态圈团结起来的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