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储备局大幅度加息75个基点将推高房贷利率,偿债成本增加可能为亚太区火热的房地产市场降温,但对新加坡的影响应该不大,因为本地楼市仍面对供不应求的情况。
分析师认为,本地私宅市场需求良好,房贷偿债成本上升不太可能抑制房价上涨,最多是减缓价格的增长速度。
标普全球评级(S&P Global Ratings)亚太区经济师拉纳(Vishrut Rana)发表报告指出,亚太区货币政策正常化,可能打击本区域住宅市场的价格和交易活动。韩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楼市交易量和价格已出现下滑的迹象。有鉴于家庭信贷负担居高不下,以及房价近期高涨,这些市场的房价或进一步下跌,这股跌势也可能延伸到其他地方。
其中,泰国和马来西亚的家庭信贷负担处于非常高的水平,房价出现波动的风险相对较高。与其他新兴市场相比,泰国的经济复苏力度也显得疲弱。
针对利率上调对新加坡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拉纳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联储局上调利率将导致本地利率上升,使得房贷成本更高,预料冲击本地房地产交易活动。不过,与更广的区域相比,本地住宅市场受到的影响不算大,因为我国家庭债务负担占了国内生产总值约60%,相较之下,类似经济体的全球平均水平是88%。
延伸阅读
此外,建筑活动在疫情期间减少,导致本地房屋供应短缺,但市场需求依旧坚挺。
高纬环球(Cushman & Wakefield)研究部高级经理黄显洋认为,这一轮利率上调举措不让人感到意外,大部分买家相信已考虑到利率将调高。
他说:“利率升幅加速可能会让一些买家变得更加谨慎,但我们预期本地房价今年还是会逐步上涨2%到4%,市场活动也会提高,因为市场似乎已适应了新一轮的降温措施。”
黄显洋指出,尽管利率上调促使融资成本增加,但本地私宅市场的整体杠杆风险(leverage risk)仍在可控制范围。另外,最近推出的贷款限制措施大致上已为市场降低风险,只要就业市场保持稳定,本地家庭应该有能力抵御利率上升的冲击。
华侨银行首席经济师林秀心同样认为,本地私宅市场今年至今的需求良好,利率更高或导致房价涨势放缓,但不太可能让市场完全脱轨,除非经济增长步伐倒退,致使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重现。
不过,她提醒,如果工资调整幅度赶不上通胀或利息升幅,国人的财务负担将加重并影响消费能力。
根据标普全球评的报告,由于经济增长和拥房需求等基本面强劲,亚洲的房价在全球是最难以负担的。亚洲发展银行的数据显示,这个区域的平均房价对收入比为15.8倍,意味着供一套房屋需要赚约16年的收入。在发达国家,房价对收入比在四倍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