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私募资产可以达到甚至超过上市资产的预期回报,但投资者须接受流动性低的问题。

截至2022年2月底,全球私募资产规模达8万亿美元(约11万亿新元),超越对冲基金。私募股权约占私募资产的60%,其后为私募债务、房地产、基础设施及天然资源。自2015年以来,私募资产管理规模的年增长率介于9.5%至15%,短短六年内价值已翻倍。

过去10年,私募股权回报跑赢全球股市,平均高出3.9%。私募股权的成功有几个重要因素:

一、行业配置。与公开市场的选股人相比,私募股权基金经理的投资目标更专注于增长领域及/或能扭亏为盈或大幅改善业绩的公司;

二、私募股权基金经理选择退出时机从而最大化投资价值的能力,这是与该类投资的非流动性直接相关的一个因素;

三、投资上市股票时,个人一般无法对公司直接控制,而私募股权基金的意义在于对公司的管理方式能产生实质影响,从而提升公司效率。因此,对投资进行控制是私募股权投资的重要部分。私募股权投资要成功,必须在私募股权基金经理、投资者和公司管理层之间达成利益一致;

四、杠杆率,这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一般而言,公司管理得越好,能支持的债务就越多,私募股权基金扩大投资者回报的潜力就越大。全球私募股权收购的杠杆率远高于上市市场,解释了大部分的高回报。

现金流管理至关重要

投资私募股权,必须谨记两点:第一,有别于公开市场每日交易,私募股权回报通常按季度汇报;第二,投资者必须承诺在一段固定的时间内(通常长达10年)持股。

这意味着严格的现金流管理对私募股权投资至关重要,因为投资者的初始承诺与实际投资现金流之间存在时滞。

直接借贷在利率上升期可能具有吸引力,但低门槛贷款的泛滥令杠杆贷款备受质疑。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银行监管的收紧导致传统银行减少放贷活动。为填补这一缺口,向企业提供资金的非银行贷款机构数目大增。这包括私募债务工具,由私营公司持有或授予私营公司的任何债务。私募债务主要类型包括直接借贷、不良债务和房地产债务。

虽然私募债务仍相对较新的资产类别,但在私募市场已占据相当大的份额,即10%至15%。目前私募债务的总资产管理规模(AUM)接近1.3万亿美元,自2005年以来,年增长率达17%。

私募债务并未在公开市场发行,放债人无法如同大规模财团贷款和高收益债券般轻松地买卖私募贷款。但这一缺点通常会被具吸引力的非流动性溢价所抵消,因为私募债务产生的回报高于流动性债券。

另外,随着愈来愈多投资者追逐收益,私募债务基金可以增加每只基金筹集的资金。

与任何投资项目一样,投资私募资产并非全无风险。尽管私募资产可以达到甚至超过上市资产的预期回报,但投资者必须接受其流动性低的问题。然而对有周全资产部署的长线投资者而言,流动性不足完全不是问题,因为投资的目标是实现目标回报,而非经风险调整后的回报。

(作者是瑞士百达财富管理亚洲另类投资团队,高级另类投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