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第一只爱犬不幸患病离世,在一对小姐弟的心里留下永远的痛。他们长大后进军宠物医疗行业,要让其他“宠物父母”能够更加妥善地照料他们的“毛孩子”。
弟弟童俊勇(35岁)放弃了在银行的高薪工作,与成为兽医的姐姐童惠倩(36岁),在去年9月联手创办了全面按需宠物医疗保健平台。
平台称为Pawlyclinic,Paw(爪子)意指宠物,整体名称与综合诊疗所的英文名称谐音。平台有两个入门网站,一个是专为宠物主人而设,另一个则是专为兽医而设。平台提供的服务包括远程医疗、实体看诊预定、数码开药和电子健康记录等。
童惠倩医生六年前也成立了兽医诊所Spring Veterinary Care,在本地和雅加达共有三家诊所。
姐弟俩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回忆,他们分别是在10岁和九岁时有了人生的首只宠物狗Leslie,这是一只谢德兰牧羊犬(Shetland Sheepdog)。
一次,宠物流鼻血,家人于是带他去看兽医。然而,第一个兽医却在没有进行任何检验的情况下,诊断狗儿误食了灭鼠药。
家人认为不可能,因为狗儿不曾出门,家里也没有灭鼠药。他们找了另一个兽医再做检查,经过验血和活检等测试,才惊觉狗儿患上末期鼻癌。
家人原本为狗儿选择临终护理,但最后因为不忍见它忍受剧痛而让它接受安乐死。
Leslie的死,让童惠倩萌生了当兽医的想法。“我向来喜欢医科,也喜欢动物,成为兽医显然是我事业的不二选择。”
童惠倩说,新加坡没有提供兽医学位的大学,要当兽医必须出国求学。除了看重学生的优异学业成绩外,大多数海外大学也把相关的工作经验列为入学要求之一,因此她在进入兽医学院之前也曾在兽医诊所担任过义工。
童俊勇过去在一家国际银行担任副总裁,尽管事业有成和领取令人艳羡的高薪,但他却感到空虚。与此同时,他内心的创业家精神,也开始对他发出呼唤。
“考虑到我和姐姐是在宠物的陪伴下长大,在宠物护理方面做一些事情是一个自然的选择,只要一谈起宠物总能够谈到我们的心坎里去。”
他于是把自己从事金融业的背景与姐姐的兽医知识结合起来,两人携手创建兽医数码平台。他担任首席执行长,推动公司的策略和科技计划、负责公司预算和预估,以及建立和领导团队。
在本地,宠物主人一般都是等到宠物出现毛病了才想到护理,但他们其实可以通过改变宠物生活方式,积极地为宠物提供照顾。
他们指出,在美国,宠物主人一年会有两三次带宠物去做体检的做法值得借鉴。
他们能够体会宠物主人安排宠物看诊的许多难处,例如预约碰到困难、等待时间冗长,以及24小时看诊和紧急兽医服务在本地非常有限等。
童俊勇说:“即使他们能够预约得到兽医,也缺乏妥善安排宠物出行的选择,更不必提宠物前往诊所和就诊过程中所承受的压力了。这些问题都成了‘宠物父母’定期带宠物去看兽医的障碍。”
远程医疗服务 与实体看诊相辅相成
尽管远程医疗已普遍应用于人类医疗领域,但在宠物护理领域还较新。不过,在非紧急情况中,远程医疗可与实体看诊相辅相成。
目前,本地24小时宠物急诊的咨询费都从170元起跳,而一般看诊费用约为35元。有了远程医疗服务,宠物主人可以先咨询兽医听取对方的建议,才决定要不要将宠物紧急送诊。
童俊勇相信,公司设立的平台在本区域其他国家也会受到欢迎。这些国家的宠物主人也面对跟本地宠物主人一样的问题。此外,因为当地基础建设不发达、兽医和宠物的比例明显较低,宠物要获得医疗护理更具挑战性。
Pawlyclinic因此专注于把业务扩大至邻近国家,刚于最近在印度尼西亚推出了公司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