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海指 “1月效应” 取得1.3%涨幅 但投资者应见好就收不能守株待兔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在迎接癸卯兔年时,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1月1日至20日取得1.3%涨幅,似乎印证股市的“1月效应”,仿佛说明股市每年大多数时候都因为这个“效应”而有好的开始,至少过去12年里股市有八次在1月份上涨。但受访分析师只相信基础因素,认为兔年事情多,必须像兔子那样行动迅速,趁低进场,见好就收,即必须变通,不能守株待兔。

本地股市的历史并没经历多少个兔年,作为股市晴雨表的海指,历史更短,上次遇上农历兔年时,海指于2011阳历年全年大跌17%,但只此一次不成规律。纽约股市的道琼斯指数过去的10个兔年,有八次上涨,最近一次在2011年涨5.5%;标普500股指过去七个兔年,有六次上涨;纳斯达克指数过去四个兔年,仅两次上涨。

锦棠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黄建锝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新年伊始,通常会有较少的消息流,投资者可能会将假期的情绪延续到1月份。尽管如此,这种趋势通常是短期的,市场将回落到基本面上。”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