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私召车应用和送餐服务公司Grab控股宣布削减1000个工作岗位,相当于总员工人数的11%,是冠病疫情以来公司最大规模的裁员。
据路透社报道,Grab控股总裁陈炳耀星期二(6月20日)致函员工,这次裁员是为管控成本,确保能长期提供更实惠的服务,并强调这不是“取得盈利的捷径”,而是战略重组以适应商业环境。
陈炳耀说:“变化从来没有这么迅速。科技正在飞速演变,例如生成式人工智能。资金的成本已上升,直接冲击竞争环境。
“我们必须将公司的规模与灵活的执行力和成本领先战略结合起来,以便能够持续地提供更加可负担得起的服务,且更渗透广大市场。”
他说, 即便没有裁员,Grab已在控制成本,并能够在今年实现取得经调整后的息税折摊前收支平衡。
裁员消息出街后 Grab股价先起后跌
裁员消息出街后,Grab控股的股价星期二在美国盘前一度涨5.6%,但开盘后涨幅收小,截稿时已转为下跌1.90%至3.36美元。
总部在新加坡、在美国上市的Grab成立于2012年,目前是东南亚私召车应用与送餐服务行业的老大,这个“超级应用”平台业者也已进入金融服务市场,并在东南亚合资经营数码银行。Grab还未取得盈利,但公司决心在今年第四季时取得经调整后的盈利。
去年科技公司纷纷大裁员,竞争者GoTo大规模裁员,东南亚电商老大冬海集团也大裁员,去年9月间也曾传出送餐公司Foodpanda裁退约60名本地员工的消息。但Grab在2020年裁退360名或5%员工之后一直避免大裁员,去年员工人手还增加超过3000人,主要因为它收购了Jaya Grocer超市连锁,集团员工总数因此超过1万1900人。
Grab曾在去年9月表示,虽然市场疲软,它没有大裁员的计划。去年12月,陈炳耀告诉员工,公司在冻结大多数的招聘计划、冻结高级管理人员的加薪,并且削减旅行和开支预算。
这次大裁员显示Grab正在向投资者低头,投资者施压要求它加快削减成本。
根据Grab上个月发布的今年第一季业绩,虽然季度亏损已经缩小,并且维持第四季将取得营运收支平衡的预测,但总成交金额(GMV)同比仅增长3%,低于预期,显示用户消费已开始疲软,GMV的增长率远低于2022全年的24%和2022年第四季的11%。由于GMV前景疲软,Grab股价当时应声一度大跌15%。
Grab第一季经调整后的息税折摊前亏损收小至6600万美元,分析师预料这个亏损将继续减少。但Grab第一季净亏仍高达2亿4400万美元,尽管比去年同季的4亿2300万美元净亏已经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