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与半导体业将继续努力,把新加坡打造成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投资地点,为未来半导体业的增长做好准备。
贸工部长颜金勇星期二(9月19日)在新加坡半导体工业协会(SSIA)举办的庆祝半导体业在新加坡55年的晚宴上,发表谈话时这么说。
颜金勇指出,半导体业目前已成为我国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整体制造业增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虽然全球半导体行业正在放缓,在人工智能、5G和工业物联网等趋势的带动下,半导体需求在中长期内将继续增长。市场依旧乐观,全球半导体产业有望在这10年结束前,突破万亿元大关。”
颜金勇说,新加坡已做好充分准备,抓住这一行业的发展机遇。过去一年,联华电子(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oration)、世创电子(Siltronic)和Silicon Box等半导体公司宣布在新加坡投资,扩大在我国的业务。
将提供新集成电路设计培训课程
另外,格芯(GlobalFoundries)于上周为耗资50亿元扩建的晶圆厂,举行了开幕典礼。
颜金勇认为,这都反映了业界对新加坡持续具有信心。他也强调,政府和半导体业会继续努力,让新加坡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投资地点。
“多年来,我们不断积累的一项重要资产就是我们的人才库”。
颜金勇透露,新加坡半导体工业协会、南洋理工大学和经济发展局共同开发了一个为期六个月、新的集成电路设计(IC design)培训课程。课程将于2024年8月首次开课,目标是在五年内培养多达150名新的集成电路设计师。
“同时,我们将加倍努力培养研发人才,以实现未来10年培养1000名博士的目标。”
另外,经发局将与新加坡劳动力发展局(WSG)和业界合作,在未来四年内协助至少1300人实现转业。
颜金勇认为,若能为处于职业生涯中期的人士,提供技能再培训,他们便可以在公司担任新的或更重要的职务,或者转到业内的其他职务。
可持续发展是半导体业另个机遇
我国半导体业可以掌握的另一个机遇是可持续发展。
颜金勇指出,许多半导体和半导体设备公司承诺在2050年或更早实现净零排放。我国计划到2035年进口多达4千兆瓦的低碳电力,有助半导体业减少范畴2的排放。
他呼吁业界继续与设备制造商合作,在材料和制程方面进行创新,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新加坡半导体工业协会主席张淑滨指出,过去五年,协会与政府机构、高等学府和企业合作展开多项倡议,加强本地供应链是其中一个重点。
她举例说,在冠病疫情期间,一些跨国企业主动协助中小企业开发工业4.0的新技术和能力。“这么做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具韧性的本地供应链和生态系统,以支持半导体行业的发展。”
拥有人才、政府支持和良好的基础设施,张淑滨认为,新加坡的半导体业有能力掌握未来的增长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