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文稿

从新加坡出发 外资进军亚细安市场

字体大小:

越来越多中资企业前来新加坡设区域总部,以便在亚细安寻求商机,而在本地拥有强大的策略性的伙伴尤其重要。本文带你看一家中资企业如何从新加坡出发,在海外扩展取得骄人的成绩,以及本地老字号银行——华侨银行如何成为它的重要伙伴。

在新加坡设立环球区域总部,短短七年内迅速在亚细安扩展业务,本区域的营业额现已占集团总收入的四分之一。这便是中国最大的民营物流公司——环世物流集团(Worldwide Logistics Group)在海外扩展计划所取得的骄人成绩。

在2016年,集团国际运营中心总经理许中华(44岁)从中国上海肩负重任来新加坡设立集团的环球区域总部,最初成立时只有五名职员。过去五年来,他率领团队先后在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菲律宾和马来西亚设立分公司。目前,分布在亚细安职员多达200人,新加坡的员工数目也增至42人。

在业绩方面,集团来自亚细安地区的年度营业额更是高达5亿美元(约6亿8000万新元)。过去两年来,本区域营业额平均同比增长达40%至50%,增长幅度强劲。

许中华表示,环世物流集团选择在新加坡设立环球区域总部,是集团走向国际化的完美地点。(图/环世物流集团提供)

总部设在上海的环世物流集团成立于2001年,以自有货船队、罐式集装箱、车队、货站和仓库设备提供集海、陆、空货运、化工物流、项目物流、船务和货运代理业务为一体的多元化服务。目前,集团在全球有26个办事处。

“作为本区域最开放和自由的经济体,集团选择在新加坡设立环球区域总部,是集团走向国际化的完美地点。”许中华这么说道。

他进一步说,亚细安在地理上与中国靠近,劳工人口年轻化,成本较低,因此亚细安成了中国公司走向区域化发展的首选。

数据显示,七成的中国企业海外公司在亚细安都有业务。

近年来,中国和亚细安商贸往来飞速增长,物流需求殷切,跟过去主要运输货品例如纺织品、家庭电器和化工产品相比,集团也看到新产品类别的崛起,包括科技和电子产品、汽车、汽车零件、再生能源设备(例如太阳能板和风力涡轮机)、药品和保健品等。

华侨银行提供客制化财务服务

从来新加坡设公司开启第一个企业户头以来,华侨银行即成为环世物流集团走向区域的重要伙伴。

许中华说,当初集团选择华侨银行,就是看重华侨银行的业务分布全球,拥有庞大的国际网络,声誉坚如磐石,并以客户为中心的方式为集团的发展提供创新的财务方案。其中,华侨银行在中国企业最感兴趣的亚细安市场,例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越南市场都有强大的渗透率,能提供所需的支援。

他强调:“华侨银行对于集团在新加坡及区域市场的迅速增长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多国经济发展程度不一的亚细安运营,环世物流集团需要应对复杂的金融环境。由于环世物流集团在亚细安有多家分公司,华侨银行根据他们的需求,提供客制化的全球现金管理方案。这样一来帮助公司更好地管理资金周转、支付网关、不同国家分公司之间的投资和借贷,从而减缓因外汇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增加营运上的效率和稳定性。

此外,在实行华侨银行的解决方案之前,公司的银行账户都是独立的,要审查财务情况并不容易,过程也更繁琐。看到客户的需求,华侨银行通过应用程序接口(API)的统合,为公司提供整体的财务呈报方案,帮助他们简化多国跨境业务的财务程序。

许中华说:“这个方案不单提高公司的运作效率,更以实时的解析增强我们的决策能力。”

面向未来 开拓北美和欧洲市场

谈到本区域所取得的成就,许中华说道:“一家中资公司能在海外设立那么多分公司是一个不小的成就。”

环世物流集团获得阿里巴巴投资进行运作上的数码化,与属下公司菜鸟成立合资公司,向跨境中小型商家提供一站式线上物流服务平台。公司未来的发展将延申到北美洲和欧洲,而亚细安始终会在整体的发展版图中占据重要位置。

银行携手客户 稳妥拓展新天地

近5到10年来,越来越多资本密集度较低、较小型的中国企业,来到亚细安开拓海外市场。新加坡集交通、信息和金融服务枢纽的优势,成为这些新类型中国企业率先设立海外分行的国家。

华侨银行环球商业银行服务部的国际企业银行部总经理陈在杰(55岁)受访时分享在“中国加一”战略下所出现的中国企业来亚细安的趋势。这些企业借此寻求多元化的供应链、新市场和新客户。

他说:“之前我们看到的行业是石油和化工等,接触的是国家企业的‘高管’。近年,来这里的企业趋向较低资本密集度的公司,如那些赚得第一桶金的民间企业家。这包括科技公司、电子游戏公司、电子竞技公司、可再生能源公司,他们的目光是新加坡以外更大的亚细安市场。 ”

陈在杰说,本地银行为这些企业提供相似的服务,然而,华侨银行不仅积累丰富的中国市场知识,拥有大量的中国客户,其中国-亚细安团队却以较不同的方式服务客户。说到底,银行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先为客户设想,为个别需求提供客制化的服务和方案。

他以环世物流集团为例子,从他们第一天成为银行的客户,便得到同个团队的服务,长久以来保持良好的关系。疫情之后,中国重开门户,华侨银行已经拜访上海总公司两次,其中一次是受到环世物流集团高层的邀请,这进一步深化彼此关系,也表达了银行对客户的重视。

他说:“每个企业客户来到华侨银行,我们都‘专属’以待,而不是指示客户去多个部门才把事情做好;我们不止照顾他们在企业中的需求,也照顾他们的员工。银行也确保从最简单的开设户头起就为客户妥善安排,持续提供可靠的服务。”

精心搭建客户网络桥梁

华侨银行在今年5月中旬在雅加达举办“华侨易通达系列——中资科技出海印尼”活动,让欲进军印度尼西亚的客户,能与当地伙伴一起探讨商机。(图/华侨银行提供)

打破语言和文化的隔阂,搭建客户之间的网络桥梁,能帮助跨国公司在海外市场寻求新的商机和商业伙伴。

因此,除了为客户提供金融方案,安稳地驰骋国际商海,陈在杰说:“华侨银行认为将大家联系起来不但对客户一方有利,对银行有利,更是从‘同一个集团’(One Group)都有获益的角度去面对每位新客户。”

他举例,很多中国企业对于印度尼西亚庞大、年轻化人口和市场,以及电子商务发达的经济体极感兴趣。华侨银行在今年5月中旬在雅加达举办“华侨易通达系列——中资科技出海印尼”活动,精选10家欲进军印度尼西亚的中资科技企业,深入了解它们的需求、目标以及未来的计划。与此同时,与银行在印度尼西亚分行携手合作,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配对当地伙伴,邀请21家印度尼西亚来自医疗、绿色能源和数字金融科技的公司参与。

软件公司帷幄(Whale Tech)负责人吴梦雅在参与上述活动后表示:“我们有机会为精选的一群设在新加坡的科技起步公司和高潜能的印尼公司推介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科技。如果没有华侨银行的支持,举办这样的活动会极具挑战性。”

语言和文化是一种催化剂,陈在杰说:“一些中国企业想认识印度尼西亚当地的华人社群,我们为他们在当地举办一个小型的晚餐聚会,促进意见交流,加深彼此对市场认识。例如一家公司想在印度尼西亚生产太阳能板,正好坐在隔壁座位就是当地的城市发展商。“

许中华也特别提到华侨银行为客户搭建桥梁,让他们有机会与本地和海外相关业者进行交流。

他说:“被派驻来新加坡工作,华侨银行一年会举办几次这样的人际网络活动,它不止扩大业务上的联系网,我更从中结识新的朋友。 ”

其中,他今年8月参与一个专为物流业者在本地举办的晚餐会,当晚来自各国的公司有25家,他就认识了来自印度的潜在生意伙伴。

点击这里了解更多银行的客制化服务,助力开拓亚细安市场。

【本文由华侨银行呈献】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