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自己第一次试吃以植物生产的午餐肉样品时,王美集直言,送入口中的食物口感简直就像是传统蒸糕,而并非如自家的午餐肉一样。
“那口感就像是九层糕。”现年60岁的本土食品制造商OTS控股集团董事经理笑着说道。
可想而知,这个2021年以小麦和大豆蛋白为基础的实验性秘方,成果远远不及他的预期。
王美集补充道:“它咬起来太有嚼劲,又太过黏,根本不是我们在找寻的口感。想要以植物性原料复制动物肉质的味道和口感真的很不容易,食谱和配方真的得拿捏得恰到好处。很多时候,我们都得重头开始研制配方。”
虽然已加入香料改良风味,首几批实验生产的植物午餐肉味道仍不尽理想,如大豆蛋白味道偏重,迫使研发团队不得不另寻供应商。
历经近两年的研发并投入50万元的投资,公司在去年6月推出植物性食品品牌Anew。品牌提供三款不同口味的植物午餐肉,包括经典原味、烧烤和黑胡椒。除此之外,公司也在同一品牌下推出了仁当、奶油鸡和番茄肉酱这三种不同风味的植物肉酱产品。
多年来,公司一直不断研发,期间推出多款产品满足不同口味喜好和不同市场的群众。这次,借助新加坡企业发展局(简称“企发局”)企业腾飞计划,让公司能大步朝向植物肉业务的发展。
这个长达12至18个月的计划,致力于帮助具有高潜力的本地企业加快增长步伐和朝向国际发展。参加者不但可以连同本地和国际顾问一起创造与调整其企业的增长策略,也有机会与其他本地企业领袖建立联系。OTS正是在2021年参加企业腾飞计划。
虽然公司早在2020年已展开植物午餐肉方面的研发工作,植物午餐肉的风味与口感提升工作是在公司参加计划期间完成。公司在尝试了数10个秘方和进行了多轮的消费者试吃,才取得最终的成品。成品采用了来自七个国家的12个供应商所提供的原材料打造,可见公司对新品风味的执着。
此外,OTS也在企业腾飞计划期间协同著名咨询顾问麦肯锡公司(McKinsey & Company)打造了一套评分机制,帮助公司判断应该优先专注的事项,从而提升自身的研发策略。
王美集表示:“通过企业腾飞计划,公司也顺利为包括日本和菲律宾等主要目标市场开发了对应的营销、品牌的塑造和进军市场的策略。菲律宾市场对公司尤其具吸引力,因为它拥有庞大的人口,进口量也颇高。”
今年8月,OTS就参与了由企发局和菲律宾大型商场业者SM Supermalls在马尼拉联手主办的食物与生活展销活动“Singaporium 2023”,向当地民众展示公司的特色产品,并提高它们在市场的知名度。
顺应需求的转变 掌握未来的口味
进军植物肉食品市场对于OTS是个重大的转变。1993年,王美集已故的父亲王端成创立了金桥食品私人有限公司(Golden Bridge Foods Manufacturing)。2014年,OTS正式成立,作为母公司管理专注于生产与销售如香肠和火腿等肉类食品的食品品牌——金桥、Kelly’s和金狮(Golden Lion)。集团子公司Ellaziq旗下也设立清真认证的食品品牌El-Dina。
在2022财政年度,集团通过旗下的金桥食品和其他品牌取得了3410万元的营业额。期间,集团品牌外销了超过1100种食品到印度、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和欧盟部分地区等超过25个国家。尽管如此,王美集意识投身无肉食品的开发是大势所趋。在未来五年内,公司的植物肉产品营业额占比可达到5%至10%,对集团的业务持续增长至关重要。
王美集解释道:“市场对植物性食品的需求日渐增加,而且这类产品所面对的出口限制与条例较少。尽管植物肉的接受度在全世界仍参差不齐,不过我们不能等到全球都接受植物肉才进场。开发植物性食品非一朝一夕,如果我们不提早开始,日后将错过时机。”
毫无疑问的,集团选在此时积极开发和涉足植物性食品正是为了在这迅速增长的市场拔得头筹。
集团Anew品牌旗下的六款产品目前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均有出售,而公司也计划将这些产品推销到本区域及更远的市场。同时,公司也马不停蹄对不同国家的消费者进行市场调查,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口味与偏好,以便在开发不同植物肉产品时能作出更好的决定。
早前在今年3月,Anew品牌旗下的植物午餐肉产品获得总部位于英国的纯素协会(The Vegan Society)授予纯素认证商标(Vegan Trademark)。这个认证不仅能为品牌在不断壮大的纯素主义消费群体中提高可信度,也有助品牌在较重视食品认证的市场取得认同。
展望未来,可持续发展将继续扮演着推动公司增长的关键角色。王美集透露:“公司已接到来自欧洲、澳大利亚和阿联酋等地客户的洽询,有意将Anew产品引入当地市场。由于这类产品还相当新颖,我们在推销它们的当儿自然须应对一些挑战,例如提高消费者关于植物肉产品的教育与宣导。”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业务
王美集表示,集团对于可持续发展的业务雄心大,进军植物肉产品市场是其中一个环节。他正与姐姐王秋榕(63岁)引领集团下一个阶段的增长。集团在2021年筹备上市工作时,开始检视自身的环境义务及如何在这方面做得更好。那年,集团顺利在新加坡交易所凯利板上市,成为本地股市的挂牌公司。
着眼于未来,集团利用了企发局提供的企业发展计划(Enterprise Development Grant),制定了一套更能有效衡量、管理和降低碳足迹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策略的重点工作预计分阶段花三年完成,其中包括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风险评估和为集团作出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发展规划。
涉足植物肉市场是OTS可持续发展策略的主轴。通过生产无肉产品,公司希望能够降低业务的碳足迹,从而也鼓励消费者减少对肉类的需求。
公司也在其厂房采纳了节能措施,如安装由传感器控制的灯,和使用较节能的LED照明等,促使生产设施的能耗从2021财政年至2022财政年减少了约8%。
此外,厂房也利用密封食物消毒环节的杀菌锅热水来制造蒸气供生产线使用,促使厂房的用水量也在同期递减约6%。
工厂也将油渍和其他污染物先从洗涤的用水中过滤出来,才将这些水排入下水道系统,从而减少公司因排放工业废水所须向公用事业局缴交的处理费。
王美集表示,各个企业其实可以探讨更多让营运更环保的方法。为了遏制包装材料对环境的影响,集团采用经国际非盈利组织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材料来源的纸箱。
“我们也即将以铝罐替代锡罐,因为铝回收与再生所使用的能源较低。”王美集分享道。
通过上述和其他举措,OTS已稳健地降低了自身直接和间接制造的温室气体排放。对比2021和2022财政年,集团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下降11%;间接排放则为7%。为了进一步支持减排目标,集团今年4月在厂房的屋顶铺设了太阳能板,目前可提供厂房的8%用电量。集团正在探讨增加太阳能板的数量,以提高太阳能的供电占比至15%。
“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连鼓励雇员在离场时记得把灯、风扇和冷气关掉的小举动,都可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正面影响。”王美集直言。
习惯的培养需要时间,OTS利用海报和在雇员集会与培训课程等场合,向员工宣导环保习惯,已成功将这些好习惯融入集团的企业文化。
“你无需在一夜之间完成所有的事项,所以别着急,先把当前能胜任的完成,再逐步添加。”
有趣的是,集团商业策略向植物性产品作出的倾斜不仅仅影响了公司发展方向,也影响了王美集的个人习惯。
“自从我们开始发展Anew的业务,我发现自己三餐吃的蔬菜变多了。”王美集笑着透露。其实,这样的饮食和消费改变最直接反映在超市货架上;植物肉产品的货架空间正持续在增加。
“适应不断变化的口味和消费趋势是必要的。”
点击了解更多新加坡企业发展局给予本地企业的援助。
本系列一连六期,专访本地企业如何借助新加坡企业发展局提供的援助进行创新,不断开拓海外市场,以及朝向可持续发展。(六之三)
【本文由新加坡企业发展局呈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