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和欧盟正就具有约束力的数码经济协定进行谈判,协定内容涵盖数码身份、电子提单及数据隐私等。

贸工部长颜金勇寄望新加坡欧盟数码经济协定早日定案,成为“探路者”(Path-finder),既作为未来签订协定所遵循的典范,同时适用于新方与其他国家之前已签订的协定。

颜金勇星期二(10月17日)出席新加坡欧洲商会(EuroCham)的数码经济白皮书推介仪式,他在炉边谈话环节时发表上述意见。

他也说,政府正不断审查和升级新加坡与其他国家之前已签订的数码经济协定,这是因为数码环境变化迅速,新事物不断涌现,而有些协定已“不合时宜”,没有覆盖近年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

新加坡和欧盟今年2月签署了“欧盟—新加坡数码伙伴关系”(EU-Singapore Digital Partnership,简称EUSDP)协定,旨在从多个层面推进双边数码领域合作,包括数码贸易、网络安全领域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实现可信的跨境数据交流等。

新加坡分别与澳大利亚、英国以及韩国签订了双边数码经济协定。另外,新加坡与智利和新西兰签订《数码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韩国、中国、加拿大和哥斯达黎加已申请加入。

颜金勇在会上说,亚细安成员国就数码经济框架协议(Digital Economy Framework Agreement,简称DEFA)进行磋商,他相信亚细安能够借助数码化来增强区域之间及与其他国家之间贸易,包括落实亚细安对外单一窗口(ASEAN Single Window)以加强和改进贸易流动。

不过他指出,由于亚细安成员国对数码经济的接受程度不一,“我们保持开放和包容性的态度,允许少数愿意采取行动的成员国快速采取行动,成为其他成员国的探路者……这是推动数码协作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