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twoplus fertility

  • 创立时间:2019年

  • 主要业务领域:生育医疗

  • 融资情况:去年在种子轮(pre A series)筹集约515万美元资金,目前的投资者包括本地创投Monk’s Hill Ventures、纪源资本(Golden Gate Ventures)以及新加坡企业发展局等。

在2019年,当郑志强准备创立医药起步公司开发新医疗产品时,他决定从自身经历开始,设计一款居家也能使用的生育辅助工具。

原来,他和妻子经过漫长的五年时间才成功有了孩子,生育经历痛苦不堪。

他在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大方地讲述他和妻子曾面对的生育问题。他说:“现在科技或许很发达,但我们两人都被诊断出患有不明原因的不孕症,医生也不确定我们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虽然两人最终通过体外受精术(IVF)有了孩子,郑志强坦言这一过程非常辛苦,须多次就诊和注射。

“我想,除了IVF或IUI(子宫腔内人工受精)等复杂且费时的生育治疗方案外,一定还有更简单的解决方案。”

延伸阅读

本地制造清洁机器人要扫遍全球
本地制造清洁机器人要扫遍全球
从微型保险到网上投保 英康保险求新求变创商机
从微型保险到网上投保 英康保险求新求变创商机

居家生育辅助工具 通过注射提高受孕率

于是,他和朋友拉加(Prusothman Raja)联合创立twoplus fertility,用了约两年时间研发出一款居家的生育辅助工具,让面对不孕问题的夫妇能在家使用。

由twoplus出产的生育辅助工具,原理与IVF相似,主要通过注射方式改善精子“运往”卵子的过程。郑志强指出,当前生育医疗行业存在巨大缺口,大多数产品都专注于追踪排卵期,或是改善精子和卵子质量,很少侧重于提高精子和卵子“相遇”的概率。

他有感而发地说,虽然医疗科技是备受投资者青睐的新兴领域,但多数投资者都趋向癌症疾病治疗、冠病检测产品等研发,生育医疗(fertility tech)方面的投资相对很少。部分原因是亚洲社会相对保守,许多人觉得生育问题难以启齿,投资者因而兴趣缺缺。

郑志强毕业于美国史丹福大学,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助理教授。他也是新加坡国立研究基金会颁发的青年科学家奖的得主。

他说,自己的确有能力进行更吸引投资者的研发项目,“但我认为生育其实是一个很需要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全球生育率正在下降,新加坡更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我希望帮助更多人解决这些不育不孕的问题。”

郑志强的努力并没有白费。自两年前公司的助孕产品在网络平台推出后,顾客群从最初的100多人,如今增至约1万人,年均增长约10倍。

他估计,约有100名顾客因买了公司产品而成功受孕。“我就碰过不少人向我道谢,说他们用了我的产品而解决长久的生育问题。对我来说,这就是我创立公司的最大激励。”

twoplus也吸引更多投资者。去年,公司筹集约515万美元(705万新元)的资金,目前的投资者包括本地创投Monk’s Hill Ventures、纪源资本(Golden Gate Ventures)以及新加坡企业发展局等。

如同怀孩子一样,郑志强说公司现在仍处于起步阶段,只在新加坡和英国这两个市场销售,下来将进军美国、欧洲和亚洲市场,他认为未来的发展潜力无限、精彩可期。

他说:“我的愿景是在下来10年内,帮助100万对尝试怀孕的夫妇成功受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