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投资者去年都面临充满挑战的环境,新加坡的资产管理规模比前年减少10%至4.9万亿元,或3.65万亿美元。全球市场的资产管理规模也减少了10%至98万亿美元。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星期四(11月2日)发表《2022年新加坡资产管理调查》报告指出,我国拥有良好的净资金流入,部分抵消了估值下滑,造成资产管理规模(Asset Under Management,简称AUM)下降的影响。
去年净流入我国的资金共4350亿元,接近2021年的规模。
报告也说,新加坡仍是全球资产管理公司和投资者发掘区域增长机会的重要门户。总资产管理规模当中,76%的资金来自新加坡以外地区,88%投资在新加坡以外的地方。
在亚太地区,资产管理规模的20%投资在东南亚。
金管局对今年增长展望持谨慎立场
针对今年的资产管理规模增长展望,金管局在报告中表示谨慎。
“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以及所引发的冲突、市场不确定性和供应链中断等不利因素,继续影响资产估值和投资者情绪。”
报告指出,以新加坡的资产管理生态系统,全球资产管理公司和成熟的资产持有者,依旧希望在新加坡设立办事处。金管局指出,将继续推动国际资本流动,以支持亚洲的增长和实现净零排放的转型融资需求。
全权委托管理资产占我国整体规模逾半
去年,全权委托管理资产(discretionary AUM)占我国整体资产管理规模的52%。报告认为,这显示新加坡吸引资产管理公司把主要投资专业人员和决策者派驻到我国。
在市场资产价值回调的情况下,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的同比增长放缓至0.3%,已经募集但未投放的资本,或俗称的“干火药”(dry powder)一共950亿元。
全球对冲基金经理人持续在新加坡拓展业务,对冲基金的资产保持稳定。
全球和区域资产管理公司愿在我国设办事处
报告指出,全球和区域资产管理公司依旧有意在新加坡设立办事处。截至2022年12月,在新加坡得到许可和注册的基金管理公司,从截至2021年12月的1108家,增至1194家。
获当局授权和批准的集体投资计划(collective investment schemes),其基金规模为1270亿元,与前年大致一样。
投资纳入ESG考量因素资产 占管理规模55%
在资产经理人当中,投资纳入环境、社会与治理(ESG)考量因素的资产,占资产管理规模的55%。281家资产管理公司说他们提供ESG管理策略。
于2021年宣布成立、由金管局和行业代表联合主持的新加坡基金行业小组(SFIG),希望加强新加坡作为提供全面服务的国际资产管理和基金注册中心的价值主张。
截至今年10月2日,共有969家可变动资本公司(VCC)在新加坡成立或重新注册,它们旗下有1995只子基金,由544家受监管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