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银行去年派息良好,带动新加坡市场派息取得双位数增长,全年达到119亿美元(159亿新元),创下自2017年之后的新高。

英国资产管理公司骏利亨德森投资(Janus Henderson Investors)的最新全球派息指数(Global Dividend Index)报告,新加坡市场的派息是亚太区唯一取得增长的市场,潜在增幅达26.8%。

新加坡在去年第四季同比上升24.1%。

本地银行的业务在冠病疫情之后恢复正常,而且盈利获得利率上升的带动。

根据新加坡交易所的统计,星展集团(DBS)、华侨银行(OCBC)和大华银行(UOB)去年全年的每股派息分别为1.92元、0.82元和1.70元。

延伸阅读

今年减息缺利好因素 分析:高股息收益率可支撑银行股
今年减息缺利好因素 分析:高股息收益率可支撑银行股
本地企业第三季派息增31% 全年有望创新高 
本地企业第三季派息增31% 全年有望创新高 

新加坡整体市场派息强劲的另一个原因是,全球派息指数研究的新加坡上市公司并没有削减派息。

从全球派息来看,去年第四季同比上升7.2%,全年增长5%至1万6600亿元,创下有记录以来新高。这主要是因为欧洲、英国和日本市场表现强劲。

89%的上市企业提高或维持派息。其中派息最高的企业依次是微软(Microsoft)、苹果(Apple)和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派息分别为3美元、0.96美元和3.80美元。

报告预计,今年的全球总派息会达到1万7200亿美元,增幅达5%。

亚太区表现最弱 第四季派息同比跌0.5%

在各个地区当中,亚太区的表现最弱,第四季派息同比滑落0.5%,全年下跌6%至1723亿美元。除了新加坡和日本之外,多数发达市场的派息都下滑。

香港市场的跌幅最大,潜在派息比2022年少了1.2%至555亿美元。当地房地产业萎靡不振,导致香港市场的增长率下跌2.5个百分点。

另外,曾在2022年派发特别股息的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CNOOC),在2023年不但没有派发特别股息,还削减一般派息,严重影响整体香港市场在第四季的派息。

尽管整体派息情况不佳,但每10家香港上市企业中,就有七家增加或维持派息。

中国大陆市场则有杰出表现。作为新兴市场,中国去年的派息增长4.2%,创下523亿美元的新高。这要归功于把派息增加约三分之一的中国石油(Petrochina)。

多达三分之二的中国企业削减派息,在所有主要市场当中最多,其中银行削减派息造成的影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