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乃大势所趋,新翔集团(SATS)为中小型供应商举办关于碳排放和电动车工作坊,并鼓励他们朝可持续发展转型,让整个餐饮供应链运作更加环保。

许多本地中小企业意识到可持续发展对于推动业务的重要性,可却无从下手。

新翔集团可持续发展主管陈雁翎(35岁)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一些中小企业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足,也不知道该如何衡量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的努力,比如范围一、范围二和范围三的碳足迹。

她以鸡蛋农场为例说,如果农场考虑采用节能科技,他们可能会考虑该如何进行投资,还要考虑要安排多少人员负责,而这些人员是否有合适的相关专业知识来达成节能目标。

如何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储藏和运输食品,也是中小型供应商的考量点之一。

延伸阅读

机舱座位零件不用丢 本地公司ATC能快速翻新
机舱座位零件不用丢 本地公司ATC能快速翻新
宇航业疫后再起飞 中小企展翅抢商机
宇航业疫后再起飞 中小企展翅抢商机

逾85家供应商参加碳排放管理工作坊

新翔集团于是在去年举办了四场关于碳排放管理的工作坊,邀请主要的食品供应商参加。这些工作坊获得全球契约新加坡网络(Global Compact Network Singapore,简称GCNS)和新加坡企业发展局的支持。

工作坊内容包括废弃排放来源、气候问题,以及供应商能如何减少排放,进而降低新翔集团的供应链的碳排放量。参加者也学习如何使用碳与排放量记录工具(Carbon and Emissions Recording Tool,简称CERT),记录和管理碳排放数据。

超过85家供应商参加了这四场工作坊,当中多数是中小企业。参加工作坊的其中20家供应商承诺参加低碳新加坡计划(LowCarbonSG),至今有七家成功获得认证。

集团较早前已获得低碳新加坡计划认证,集团希望能借此鼓励供应商加入可持续发展行列。

低碳新加坡计划由GCNS旗下的新加坡碳定价领导联盟(Carbon Pricing Leadership Coalition Singapore)推出。成功用CERT衡量并监控碳足迹的公司,将能获得联盟发出的低碳新加坡计划标志。低碳新加坡计划得到国家环境局和企发局的支持。

与可持续发展评级平台合作 对供应商可持续发展工作进行评估评级

新翔集团希望能建立持续性更强的供应链,以更好地应对范围三碳排放问题。范围三碳排放量占了集团总碳排放量的81%,其中67%是通过采购产品和服务所产生。

陈雁翎说:“我们希望在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来源政策方面,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并鼓励供应商先了解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作为培养相关能力的第一步。”

集团也与可持续发展评级平台EcoVadis合作,对供应商的可持续发展工作进行评估并赋予评级。到目前为止,40%的主要供应商已开始使用EcoVadis,其中包括安安农场(N & N Agriculture)和新翔集团独资子公司Country Foods。

企业经过EcoVadis评估后,除了能获得评级,平台还会列出受评估者须要改善的地方。

陈雁翎说,集团希望有更多供应商获得评级,因为供应商的可持续发展评级在未来可能是集团采购时的考量点之一。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团队也与采购团队分享相关知识,让他们了解可持续发展在采购过程中的重要性。

接受评估对供应商本身也有利,因为供应商可向其他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客户出示评估认证,加强客户对商家的信心。

可持续发展可从多方面着手,而改用电动车运输食品也是减排的一个方法。

集团在今年初与大华银行(UOB)联合举办电动车工作坊,为供应商解开使用电动车的疑惑。内容包括电动车的价格和津贴、续航里程、电池性能、充电时长、安全性,以及保养方法等。

参加者也有机会试驾由鸿生发展公司(Hong Seh Evolution)分销的电动货车。

集团逾三成本地车辆已改用电动车

陈雁翎指出,食品供应商会用冷藏卡车运送食品,而这种卡车会比一般卡车更耗电。可是供应商都希望尽量减少充电时的闲置时间,让卡车上路送货,因此非常关注电动冷藏卡车的电池和充电时间。

新翔集团在降低排放量和改用绿色能源方面,注重采用电动车辆、太阳能,以及充分利用能源。集团在新加坡的车辆当中,有33%已改用电动车;集团的货运业务使用的叉车,已全部改用电池驱动。

集团也与大华银行合作,为供应商和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业者牵线,协助供应商采用适合的解决方案为公司运作脱碳。

三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