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和立陶宛可以成为东南亚和波罗的海的门户,加深两个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人力部长兼贸工部第二部长陈诗龙医生认为,两国在数码经济、先进制造、科技与研发等领域,都有许多合作机会。

陈诗龙星期五(5月31日)出席首届新加坡—立陶宛商业论坛(Lithuania-Singapore Business Forum)发表谈话时,做出以上表述。

陈诗龙指出,立陶宛人口约280万人,经济规模却超过800亿美元(约1081亿新元)。欧盟—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于2019年生效以来,双边服务贸易增长将近六成,2022年达到1亿5000万美元左右。

陈诗龙:新加坡和立陶宛 可成为两区域市场门户

双边贸易和投资联系增长强劲,陈诗龙认为,这意味两个市场和区域蕴藏巨大商机。他说:“新加坡和立陶宛可以成为两个区域市场的门户,促进东南亚和波罗的海更紧密的经济联系。”

数码经济是其中一个新兴机会。陈诗龙指出,新加坡和欧盟正在就缔结具法律约束力的欧盟—新加坡数码贸易协定,进行深入谈判。这将为数码经济的核心面向,例如跨境数据流动、电子发票和电子验证,制定一套共同的规则和运作原则。

延伸阅读

立陶宛总理希莫尼特首次访问新加坡
立陶宛总理希莫尼特首次访问新加坡

陈诗龙认为,这有助于促进创新、提高效率、增强数码经济的竞争力,并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更多机会。

另一个面向是先进制造。陈诗龙指出,新加坡一直借助自己在机器人和自动化方面的优势,瞄准先进制造业中更高价值的机会,打造新的增长途径。

而机器人和人工智能(AI)正在改变制造业,若要抓住科技迅速变革带来的增长机会,陈诗龙认为,国家必须持续重视和投资研发领域。

立陶宛总理:为起步公司注入活力

首次访问新加坡的立陶宛总理希莫尼特在论坛上说:“促进对研发和创新的投资,不遗余力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起步公司生态系统,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她指出,立陶宛有将近1000家起步公司,主要集中在科技软件、金融科技和生命科学领域。这三个领域也是新加坡企业最感兴趣的。

得到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投资的新加坡生物医药科技设备公司Esco Lifesciences,几年前收购了立陶宛的一家起步公司,进军生育设备业务。

Esco Lifesciences首席执行官林向前指出,立陶宛是欧盟成员国,也在申根区。“我们可以借助在立陶宛的生产设施和人才,服务波罗的海国家和整个欧盟共同市场。”

新加坡—立陶宛商业论坛由立陶宛大使馆和新加坡中东欧商会(CEEC)举办,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SBF)是支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