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东部的樟宜商业园陷入了沉寂,好几家企业缩减办公空间,办公大楼的入驻率大不如几年前,多处是空置待出租的办公空间。

据彭博社引述房地产咨询公司高纬环球(Cushman & Wakefield)的数据,高纬环球追踪樟宜商业园的10套商业房地产中,整体空置率在过去三年增加超过一倍,接近40%。高纬环球不愿透露这10套商业房地产的详情。

报道指出,入驻樟宜商业园的美国企业IBM原本租用12层楼办公空间,但目前已削减至两层楼。此外,瑞士银行(UBS Group AG)把占地11万多平方英尺的办公空间减了超过一半。拥有两座办公楼的渣打集团(Standard Chartered PLC)正在寻求出租两层楼,相当于至少5万8000平方英尺的办公空间。

据知情人士向彭博社透露,有业主为一些表现欠佳的商业单位提供促销,让租户签署一份新的三年期租约,可获一年免租优惠。

针对上述报道,在樟宜商业园持有并管理七套物业的凯德腾飞房地产信托(CapitaLand Ascendas REIT)星期四(6月6日)接受《联合早报》询问时指出,截至去年底,信托在该区持有的房地产的入驻率达76.1%。这远低于2019年底的94%入驻率。  

信托发言人说:“信托向来在与潜在和现有租户接洽的过程中,使用广泛的创新奖励。我们正在积极针对樟宜商业园的前景进行商讨。”

合登集团高级数据分析总监李思德受访时则说,樟宜商业园入驻率从2017年第四季起下滑。截至2024年第一季,这一区的入驻率为69.6%,较2017年第四季的高峰水平低了21.6个百分点。

科技业裁员和居家办公 或导致入驻率下降

李思德指出,樟宜商业园入驻率下降,可能是企业在疫后重组办公空间用途。受到居家办公趋势,以及科技业裁员浪潮影响,这些公司选择不续约,因为它们不必把人力部署在新加坡,可把业务转移至成本比较低的地点。

占地约70公顷的樟宜商业园于1997年开业,这些年吸引来自商业、工业、科技、研究与发展等领域的业者,还有不少高科技和知识密集型的工业进驻,如IBM和赛灵思(Xilinx)等,星展集团和渣打银行等金融业者也在此设办公处。

也有企业继续看好樟宜商业园的发展。渣打集团发言人接受彭博社询问时说,银行在樟宜商业园和滨海湾金融中心中保留显著位置。新加坡依旧是渣打的关键全球中心。 

《联合早报》在2021年8月报道,樟宜商业园的办公人潮回流缓慢,许多樟宜商业园的零售商申诉,生意骤减七八成,一些不堪租金压力,结束营业离场。这包括在2021年8月关闭店铺的Killiney特许经营店。

针对樟宜商业园面临的前景,李思德认为,科技领域把业务转移到别的地方,是科技业的结构性变化。有鉴于此,我国有必要为樟宜商业园重新调整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