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性投资、避开采煤和石油公司之外,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通过外部基金经理发挥影响力,日益参与投资组合公司的气候相关议题。
根据金管局星期四(7月4日)发布的2023/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外部基金经理参与投资组合公司环境相关课题的次数,去年增加21%,并且在过去四年大增467%。
2020年时,金管局的外部基金经理参与528次这类环境相关课题,到了2023年,参与次数增加至2994次。
报告提供的其中一个案例是金管局通过外部基金经理,投资于印度尼西亚一家主要的水泥厂商。外部基金经理与该厂商就生产水泥的碳密度课题讨论了好几年,包括减少使用煤炭能源和减少碳排放。
报告:案例公司替代燃料使用增长 2030年目标达30%至42%
报告说,该公司的替代燃料使用量已持续增加,目标是到2030年时,公司30%至42%的燃料为替代燃料。公司也确认,碳排放的减少继续在改善。
另外,根据报告,金管局的外部基金经理参与投资组合公司环境相关议案表决的次数,去年增加3%至673次,比四年前的360次,取得了87%的可观增幅。
报告指出,通过这些投票表决,金管局的外部基金经理倡导采取环保政策,实施更环保的举措,并鼓励环境报告的透明度,以及对没有充分为公司做好低碳未来准备的政策表示不满。
金管局预计它的这些行动,将有助于改善它的股票投资组合的加权平均碳密度,到2030财年时降至比2018财年基准年减少高达50%,与全球的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保持一致。
报告也透露,金管局在2023财年拨出一小部分资金投资于气候指数中的公司。它的经验发现,气候指数中引入非金融参数,例如减少对能源领域的投资,这在高油价的环境反而会使回报明显低于传统指数的组合。解决方法是,按投资者的偏好程度,限制对低碳公司的倾斜程度。
计划让金管局大厦和货币大厦 取得绿色白金认证
至于金管局本身的减排,它在报告中透露,金管局计划让金管局大厦(MAS Building)和货币大厦(Currency House)到2045年时实现净零排放,它正在考虑顾问对翻新大厦的建议。
报告透露,顾问已完成可行性研究,认为对有关大厦进行翻新是实现净零目标最具有成本效益的选择。金管局正在考虑顾问建议的能源效率措施。
报告也透露,金管局计划让货币大厦取得新加坡建设局的绿色建筑标志白金超低能耗(Green Mark Platinum Super Low Energy)认证。未来三年这个大厦将翻新制冷机房和部署能源效率举措。金管局大厦在下一次进行大翻新时,也将须取得绿色建筑标志白金超低能耗认证。
报告详细列出金管局本身这些年的减排情况,支持新加坡的气候抱负和承诺。它的一些举措包括绿化金管局的建筑物、采购和货币业务,以及部署太阳能光伏板。
它指出,用电、商务航空旅行和外包货币运作,占了2023财年排放的接近97%。它成功地将范围二排放量从2013年的峰值减少了23%,其中主要因素是更换金管局大厦的中央空调系统。它也装置节能照明和电动车充电点。
金管局的目标是到2030财年时实现范围一、二和三的排放量比2018财年时减少30%,包括商务航空旅行,以及把外包货币业务的排放减少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