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央行减息政策影响,及全球经济和政策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新加坡居民对接下来一年的整体通货膨胀预测呈现不均衡下降,且对通胀情况产生分歧。
星展集团(DBS)与新加坡管理大学沈基文金融经济学研究所(SKBI)联合编制的新加坡通胀预测指数(SInDEx)报告显示,本地居民对整体通胀预测从3月调查的4.0%,在6月下降至3.8%。
这项调查访问约500人,以反映本地家庭对未来一年整体通胀率的预测。消费者的总体通胀预期依然保持缓慢下降的趋势,但第二季通胀率预测仍高于指数自2011年第三季创立以来的平均值3.4%。
不包括住宿和私人交通,本地居民对未来一年核心通胀率预测从今年3月的5%,下跌至6月的4%。但是,尽管通胀预期和生活成本压力普遍下降,受访者依然预计接下来12个月的整体开支会略增。
薪金方面,根据6月的调查,约8.9%的受访者预计未来一年的减薪幅度将超过5%,比3月的7.8%略高。薪金涨幅中位数预测保持不变,介于1%至5%。
星展集团首席经济师贝格(Taimur Baig)说:“在紧缩货币政策和有利供应情况相结合的情况下,过去一年中的整体与核心通胀显著减低,人们的预期也相应调整。我们对这些有利事态发展表示欢迎,因为它们有助于缓解居民近年来在生活成本方面所面临的困难。”
另一方面,调查报告显示,受访者对未来一年的通胀情况持不同意见。约45.2%认为通胀情况在未来一年的中期降低,同时45.4%认为通胀率将上升。
这表明全球经济、政策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和未来一年内冲突仍将持续,导致消费者的认知偏差和意见分歧。
受访者认为央行政策是影响通胀走势主因
认为通胀情况将降低的受访者,提出的主要原因包括中央银行维持高利率(36%)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32%);认为通胀率将上升的受访者,提出的主要原因则是主要经济体央行维持高利率带来影响(29%),以及因哈马斯与以色列、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冲突所引发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24%)。
主导调查的新大金融助理教授奥若宾都高仕(Aurobindo Ghosh)说,意见分歧的两组人都列举全球央行政策,即“国际利率较长时间维持在更高水平”为影响通胀走势的主要原因。这种认知偏差促使政策制定者暂缓利率正常化举措,并等待更多数据,以避免通胀再度恶化。这也是为什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维持紧缩货币政策立场不变。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6月预测,我国今年整体和核心通胀率平均在介于2.5%至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