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非有地新私宅单位大幅减少,加上与转售私宅的尺价价差显著,使更多买家转而选择二手房。今年第二季,新私宅单位每卖出一间,就有近六间二手私宅单位转手。
根据第一太平戴维斯(Savills)星期四(8月8日)发布的报告,私宅转售市场活动此前连跌三季后,在今年第二季反弹。共计4190个转售私宅单位在第二季转手,比首季的3066个多了36.7%,也创两年来新高。
报告说,新推出的私宅单位少了,是转售私宅交易增加的原因之一。
第二季,新私宅项目总数与首季相当,但大型项目近绝迹,新单位因此环比减少超过一半,仅634个,创一年半来新低。其中,中央区以外占126个单位,核心中央区占259个;其他中央区占249个。也因此,第二季新私宅交易量环比下滑37.7%,至725个单位。
新旧私宅尺价价差大 吸引买家买二手房
另一方面,新旧私宅之间的巨大尺价差距,也促使买家转投转售私宅市场。三个细分市场中,新旧私宅的尺价差距介于44.7%至61.2%,其中,核心中央区(CCR)的高档私宅价差最大。
譬如,核心中央区高档私宅转售尺价为2044元,远低于其他中央区(RCR)和中央区以外(OCR)新私宅的尺价,即2615元和2107元。
有鉴如此,核心中央区高档私宅的转售量,在第二季环比增加47.1%至734个单位, 在三个细分市场中增长最快。
其他中央区(RCR)的中档私宅取得35.7%的增长,共有1239个单位转手。虽然中央区以外(OCR)大众化私宅转售量增长只达34%,但转售单位最多,共有2217个。
第一太平戴维斯新加坡Livethere私宅董事长陈德荣说:“我们预期新项目推出速度会在下半年加快。在利率预期会下调的情况下,较大型的项目会在三个细分市场登场。”
在价格方面,所有私宅的价格连续第四个季度攀高,第二季的环比涨幅0.9%,低于第一季的1.4%。核心中央区的非有地私宅价格环比微跌0.3%,其他中央区和中央区以外私宅的价格则上行1.6%和0.2%。
私宅租金连跌三个季度
另一方面,不包括共管公寓(EC)的私宅租赁交易,次季环比再增加1.7%。整体非有地私宅的租金连跌三个季度,但下跌速度放缓至环比0.8%。
报告说,租金跌势放缓有赖于核心中央区租金的坚挺,次季只环比微跌0.1%,其他两个细分市场的租金跌幅也收窄。
核心中央区和其他中央区的租赁交易,在第二季环比增长3.3%和3.2%,租出的一卧房和二卧房的私宅单位最多。中央区以外大众化私宅的租赁交易小幅滑落0.4%。
第一太平戴维斯新加坡研究与咨询部执行董事张敏璋说:“租金显著走软促使需求回升,租金年底或会达到低位。”
他认为,过去几年无法承担高昂租金的人士,会趁租金趋软而从组屋或共享居住空间转租私宅,租赁空间也可能变大,从租住单人房到租住整个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