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领域的脱碳化对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由于这个领域依赖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球的21%,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中,公路运输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总量的9.7%。
兴业银行(RHB)在一份名为《净零运输》的报告中指出,在交通运输领域,公路客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46%。目前,向电动汽车的转型旨在减少甚至消除汽车和卡车的碳排放。
航空业的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的1.9%。可持续航空燃料(SAF)被视为在近期至中期内帮助航空业脱碳的关键工具之一。但在全球范围内,可持续航空燃料仅占航空燃料总量的0.1%,航空公司扩大可持续燃料使用的努力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市场供应不足,可持续燃料的价格远高于传统化石燃料等。
预订低排放航班 助减少飞行排放
现在有不少关注航空旅行温室气体排放的消费者,已经开始通过购买碳补偿或避免旅行的方式来减少飞行排放。但消费者在选择航班时,却往往忽视了另一种有效的方法:预订低排放航班。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ICCT)的分析显示,在美国航线中,排放最少的航班平均比排放最多的航班减少63%的碳排放,比平均水平低22%。
航运业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总量2.3% 为碳效率最高交通运输方式
航运业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总量的2.3%,这也是碳效率最高的交通运输方式。航运业不受任何形式的碳定价限制,兴业银行认为,为排放定价有助于加速该领域的脱碳进程。从理论上讲,碳定价可以通过征收碳税、设定碳排放限额与交易计划等方案来实施。
世界银行预计,从航运业征收碳税可在2025年到2050年间每年带来400亿美元(约520亿美元)至600亿美元的收入。筹集的资金可以用于投资替代燃料和添油基础设施,这些都是实现绿色航运转型的必要条件。
根据欧盟的统计数据,在欧洲最繁忙的20条航线中,有17条航线的航程不到700公里,在有合适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城市之间的铁路运输恰恰可以提供更快、更清洁和更可持续的旅程。
报告指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为脱碳进程增加了阻力。比如,为避免红海地区胡塞武装的袭击,商船被迫绕道非洲南段,造成了更多二氧化碳排放,这可能危及航运业的气候目标,并损害个别公司的环保评级。
在新加坡,电力生产、工业和交通运输是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我国并不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但仍在遵守《巴黎协定》等要求,为实现净零排放做出努力。
自2030年起,所有新注册的私家车和出租车都须采用清洁能源车型。根据陆路交通管理局(LTA)的预计,若将汽车、摩托车、面包车和小型巴士替换为电动型,我国每年的碳排量可减少150万至2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