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3月底的2023财年,我国政府从发行主权绿色债券所筹资金中,拨出21亿元资助裕廊区域线跨岛线的资本支出,地铁线启用后预计可减少81%碳排放量。

财政部星期三(9月25日)发布第二份《新加坡绿色债券报告》,披露2023财年发行主权绿色债券的集资用途,并详细介绍债券配置和对环境的预期作用。

政府在去年9月重开发行总额28亿元的50年期绿色新加坡政府基础建设债券(Green SGS(Infrastructure))。财政部指出,这批债券引来强劲市场需求,整体认购率为1.4倍。

2023财年用来资助裕廊区域线和跨岛线的21亿元中,17亿元来自2022年8月发行的首批绿色债券,其余4亿元来自去年9月重开发行的债券。

尚未配置的资金 料于2025财年底前分配

重开发行债券中,尚未配置的24亿元款项,预计在2025财年底结束前,全数拨出给这两条地铁线。

延伸阅读

第三批政府绿色债券获超额认购 收益率高达3.3%
第三批政府绿色债券获超额认购 收益率高达3.3%
政府发行24亿元绿色主权债券 7亿元已投入两地铁线
政府发行24亿元绿色主权债券 7亿元已投入两地铁线

总理公署部长兼财政部及国家发展部第二部长英兰妮在文告中说:“新加坡绿色债券框架依旧是我国引入投资来推进可持续发展项目,以及为实现净零目标作出贡献的重要支柱。”

我国2022年6月推出这个框架,框架下债券收益适用于再生能源、节能、绿色建筑、洁净交通、可持续水源与污水管理和污染预防等领域项目。

英兰妮指出,第二份《新加坡绿色债券报告》在去年报告奠定的基础上,为国家绿色债券计划的进展提供汇报。

财政部委托国际评级机构晨星(Morningstar)旗下的Sustainalytics来量化绿色债券收益所产生的影响。

报告分析,当裕廊区域线和跨岛线全面投入运营后,预计每年可减少10万至12万公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总碳排放量,相当于新加坡的道路减了至少2万2000辆汽车。对比于没兴建这两条地铁线,兴建后预计可减少81%碳排放量。

财政部是根据两条地铁线启用后,人们转为乘搭地铁来取代陆路交通工具,以此行驶路程计算出可节省的碳排放量。美国环境保护局估计,平均一辆乘用车每年排放约4.6公吨的二氧化碳当量。

裕廊线是我国建造的第七条地铁线,全长24公里,将分三个阶段通车。其中,衔接蔡厝港、文礼和罗弄大华士的10个站预计2027年完工。全长超过50公里的跨岛线也分三阶段建造,第一阶段共有12个地铁站,预计2030年通车。

我国公共领域发行125亿元绿色债券

整体来看,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公共领域共发行总额125亿元的绿色债券,除了主权绿色债券,也包括其他法定机构如国家环境局、建屋发展局和公用事业局发行的绿色债券。

金管局星期四(26日)会拍卖一批50年绿色债券(基础设施),10月1日发行,是今年最后一批新加坡政府债券。分析师认为,由于供应有限,市场对此需求预计强劲。

相较于机构投资者,散户对长期政府债券的反应似乎没那么热。例如,今年5月发行的30年绿色债券,公众认购率只有0.25倍,反观机构投资者对这批债券深感兴趣,超额认购2.45倍。分析师认为,由于债券期限较长,可能让散户却步,担心资金长时间被绑住。

财务规划公司Providend研究分析师林俊雄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在利率下跌的背景下,50年期绿色债券或许会更具吸引力,因为它们提供相对较高的收益率。但与此同时,面对高通胀环境,投资者可能会担心这些投资期限较长的债券,它们的实际回报被通胀所侵蚀。